产品经理如何加强个人知识管理
现在生活中,社会需求变化的太快,大家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靠着一纸文凭维持生计了,因为那只是你过去的某个阶段的知识存量,是否能持续更新获取新知识、是否能将获取的知识完全内化,这些才是个人竞争力的有力衡量标准。
大家都知道,产品经理是一个自我驱动型很强的职业,需要持续学习。所以,平时会浏览很多行业资讯,阅读很多文章,但是时间长了,会发现自己并没有明显的提升,看的越多,越焦虑,这都是由阶层固化导致的中产阶级焦虑。
这个问题也困扰了我很久,后来才慢慢意识到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在现在这个信息泛滥的互联网时代,大量的获取碎片化的知识,只是为了无条件的满足我们渴望进步的焦虑,不成体系,无法内化,没有内化的东西,只能称为信息,不能叫知识,所以感觉不到进步。
那么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个人知识管理。
一、什么是个人知识管理
个人知识管理 (PKM,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是将个人拥有的各种资料、随手可得的信息变成更具价值的知识,最终利于自己的工作、生活。 通过对个人知识的管理,人们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信息素养,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为实现个人价值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个人知识管理”这个理念是由美国UCLA大学的Frand和Hixon提出的,他们给的定义是:”它是一种概念框架,指个人组织和集中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使其成为我们知识基础的一部分。它还提供某种将散乱的信息片段转化为可以系统性应用的东西的个人战略,并以此扩展我们的个人知识。”
二、如何加强个人知识管理
加强个人知识管理,不仅仅是把获取的知识和信息保存起来,而是学习、保存、使用、共享和创新的过程。
1、学习
“学习”二字,我们从小就被父母和老师教导着,上初中时告诉我们考高中,上高中时告诉我们考大学,而后是研究生……以至于,很多人从来不思考为什么上学,从来不思考未来自己应该是什么样子,甚至在选大学专业的时候,还为哪个专业热门,哪个专业好找工作犯愁。工作了几年后,大家都明白了,其实没有什么绝对的热门专业,社会需求变化太快了,当年热门的专业现在已经不热了,当年不热门的反而会引领潮流。所以,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建立自己的学习目标是很重要的。当然,在这里也不是吐槽我们的传统教育不好,只是希望更好。
(1)为什么学习
我们小时候学习是为了长大后能找个金饭碗,但是工作几年后的我们一定不再这样天真的以为了,金饭碗在这个时代基本不存在了。
我们学习知识就是为了生活和工作更好,更幸福,能够帮助我们度过快乐的一生。往小了说,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我们的个人竞争力,让我们能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取得自己的成就。
(2)学习什么
学生时代,我们每门课就要平等的去对待,认真的去学习;但是工作后,你会发现所有的知识都是有价值的,都想去学习,用我们有限的精力去学习无限的知识,最终成为一个万金油,什么都知道,却都不精通,没有重点。所以,与其面面俱到,不如重点突破,找出自己擅长的领域,针对性的去学习,在某个领域成为专业的专家,因为现在是个需要“专家岗位”的时代。
这个是知识结构的金字塔,和我们大学时期的课程一样,先学基础知识,然后学习专业课基础知识,最后才是专业课知识。确定了学习的方向,就去学习自己擅长领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比如产品经理。
- 首先,要学习一些入门的书籍,了解产品经理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这些基础知识;
- 其次,学习制作原型,撰写能力,沟通能力等等;
- 然后,产品规划,产品定位,产品设计,以及设计过程中的需求分析、竞品分析、数据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等等;
- 最后,长期工作经验的积累,在从事的领域里相关知识储备达到一定阶段,才会有了行业洞察力,在公司战略和产品战略上才能有正确的规划和想法,就是我们说的产品总监和产品专家的境界。
其实,各行各业都可以参照一个学习方法模型,来自田志刚老师的《你的知识需要管理》一书,分为四步:
- 学习该领域的基础知识;
- 了解该领域的全貌;
- 跟踪并掌握该领域的最新知识;
- 在实践中学习和创新。
2、保存
互联网时代,最不缺的就是信息,尤其是免费的资料。一片文章、一个分享链接,这些免费的东西,很多人刚接触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收藏起来,以后慢慢看,最后的结果是永远都不会看,埋没在成百上千的收藏夹中。前面我讲过,这些获取来的新东西只能当做信息,尽管你已经收藏,但仍不属于你的知识,所以分类整理保存尤其重要,定期的复盘总结,最终内化。
保存知识的几个好习惯:
- 文件下载后保存,命名规范,按照类别存储,方便查找;
- 养成写笔记的习惯,保存自己灵感、好的文章段落,推荐使用有道云、印象笔记等;整理好了以后,制定计划定期总结;
- 对于网址和文章的收藏,使用社会性书签工具进行分类存储,方便查阅,推荐Google和百度搜藏提供的工具;
- 对于人脉的积累,详细了解并记录身边朋友的职业、习惯和爱好,方便在遇到难题的时候知道去找谁帮忙。
3、共享
学习分为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前面我们讲到的学习了很多知识仍感觉不到进步,就是这里导致的。太多的学习是带有目的性,比如你看到身边的朋友能力很强,工资很高,就会感到自己很落寞,压迫自己去学习,让自己和别人一样优秀。即便你没有带有这种目的性,简单的看书、浏览网页或听公开课,也只是当时经历过了而已,三天后,一个礼拜后,还是归为零。
共享是很好的一种让知识内化的方式,就像很多大公司的读书分享会一样,看完一本书或者是一部分,定期的分享会总结自己的收获,这样你的学习效率会很高,学习内容的留存率会很高。
共享的形式有很多,可以是和朋友的一次交谈,可以是公司的一次宣讲,可以是线下社交的一次思维碰撞。有人可能说,我沟通能力不太好,那就可以写出来,把你内化的知识写出来,分享到各大平台,造福同行业的新人。其实就像你看到的这篇文章一样,我也是看了田志刚老师的书籍后,整理一些有用的东西分享给大家。
4、使用
历史上,清朝的黄景仁写过“十有九八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名句,来嘲讽什么也不会做,只会读书的书生。真正的智者视知识和实践为一体,所有的知识都应该体现它的使用价值,有很多人抱怨自己懂的很多却拿不到高薪,那是因为你的薪水只是对于你过去价值的体现,未来的薪水,取决于你当下的成长。所以,要想提高自己的价格,首先要懂得运用自己的知识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那么提高自身价值有三种方法:
(1)向前看三年
在自己长期的知识积累中,会总结出一些规律,适当的放开自己的眼界,让自己富有前瞻意识。
(2)持续提高自己的知识独特性
现在这个时代不缺有知识的人,缺的是专家,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持续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独特性。
(3)通过知识共享创立自己的个人品牌
在社会大环境里推广自己,通过共享的方式,让同事和老板了解自己,信任自己,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
5、创新
知识创新是个人提高自我竞争力、建立个人竞争优势的最重要力量源泉。
这里不谈颠覆式创新,不太现实,只谈我们的个人知识创新,创新的前提是首先要拥有足够的知识,对自己的知识复盘总结,重新组合,碰撞出一些的新的东西,也许是一个观点,一个建议都可称作知识创新。创新作为知识管理的最高境界,普通人是很难做到的,除非是在某个领域从事5到10年的专家,但是我们要有创新的意识。
制约我们创新的最大阻力是思维定势,长时间的待在自己的舒适区里,遇到任何事情,首先驱使我们判断的是惯性思维。那么,创新的最大动力是什么呢?就是对现实的不满足,对理想的激情与追求,对个人梦想的执着。所以,我们需要打破原有思维的方式方法,跳出舒适区,执着的去追求梦想,才是知识创新的基础。
举个简单的例子:
有个人经过一个建筑工地,问那里的建筑工人在干什么,两个人给出了不同的回答。
- 第一个工人回答:“我在砌一堵墙。”
- 第二个工人回答:“我在建造一座美丽的城市。”
10年后,第一个工人还在砌墙,第二个工人成了这个城市的市长。
可以看出不同的追求,就得到不一样的人生。知识创新最大的需求来源于人的内心,如果喜欢安逸,那么小富即安的生活适合你;如果勇于追求梦想,不安于现状,那么常怀好奇心、进取心、求知欲和创新欲,你将拥有一个完美的一生。
三、写在最后
以上是阅读了田志刚老师的《你的知识需要管理》一书后总结了一些想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后,分享一下自己的一些心得:
工作了这些年——
- 你是不是和我一样,背井离乡,来到冰冷的魔都?
- 你是不是和我一样,越努力,越焦虑?
- 你是不是和我一样,渴望成功,生怕自己成长的脚步比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也许我们从事的行业不同,奋斗在人生的岔路口,有时候会感觉到很累,找不到方向。那么,你可以适当的停下脚步,适应这短暂的迷茫,重新审视自己的努力的方向是不是正确,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再重新出发。
我是一名互联网产品经理,平时喜欢看书,喜欢交朋友,愿独立的思考和自由的精神常伴你左右。
作者:木木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