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公司,如何打造自己的第一款产品?
由于比较独特的机遇,自己深度参与了好几个创业团队的创业项目,在里面主要承担商业策划与产品的角色。
这些项目有成功有失败,有现在成长得很迅速,前景一片光明,也有的现在成长很吃力,步履蹒跚往前走。
创业真的是一场修行;在这个过程中,你的敌人有时候不仅仅有你的竞争对手,很多时候还有你自己——自己的认知不足而导致的思维漏洞,而思维漏洞会给你的战略、战术埋下了坑,等着你去踩。
但每个人都会有思维漏洞,只是多跟少的问题;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提高思维认知,更进一步认清客观世界,帮助我们减少思维漏洞。
从这个角度上说,其实人的一生都在修行,都在不断提高自己认知层次、思维能力。
之所以想写这么一篇文章,主要是因为在深度参与的这些创业项目中看到,很多创始人经常会犯一些纯战略型的思维错误。
如第一款产品出来就要像微信、Airbnb那样完美、那么高大上(但他们并没有错,因为作为公司第一负责人,他就是需要站在全公司的最前面摇旗呐喊,这个就涉及到一个团队合理性问题了),这是很多创业公司的通病。
因此就想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与认知写下这么一篇文章与大家分享,若能给一些创业团队提供一些思路,少踩一些坑,填补一些思维漏洞,那也为知识分享做了点微薄贡献。
本文要讲的一套方法论中,并非纯理论的说道,而是会结合很多能够直接执行的一些方法,这样能够让大家先直接拿来过来用看看效果,而不是光是存在一些意识形态上的感知。
因为对于一些纯理论的东西,如果自己的经历认知没积累到一定成的话是很难去理解和变成自己的知识形态,只能在河的对面感叹这理论好牛,这个时候我们跟这个理论体系是没做到知识缝合的。
关于知识缝合是个大话题,以后有机会再跟大家进一步分享,下面先简单说一下我们为什么要有意识地去做知识缝合。
我们看到的新知识理论,如某些大牛讲话、一些高品质文章、图书内容;其实跟我们自身掌握的知识是两条平行的知识河流,如果不在这两条知识河流之间挖条道做一个缝合,把新知识河流里的水引过来的话,那么以后我们做事情时永远都还是按照原有的旧知识体系去思考、去行动,两条河流井水不犯河水。
你看到的令你拍案叫绝的知识理论,也只能充当当你身边小伙伴谈论起这个知识时你脑子里闪过“哦,对对对,这个我也看过”而已。
知识缝合很重要,但很多人都不够重视,或者没有意识去重视。
最常见的就是:有些小伙伴做了一堆知识记录整理,或者谈到某些知识说起来也是口若悬河,但做起事情来就又根本见不到那些高深理论的影子。
好,回到主题。
下面将主要从三个层次说明,创业公司如何从思想到行动上,打造好自己的第一款产品。三个层次层层递进,前面环节是后面环节的基础,后面环节是前面环节的具化、落地。
一、从战略层次统一认知
在讨论公司战略、规划产品业务时,大家都会雄心勃勃,斗志昂扬,恨不得马上实现心中的伟大目标;对于产品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众多想法及一堆的功能List等着它实现。
不过此时应该理性意识到在可预见的人类社会的未来,资源都是有限的——对于公司而言也是如此,而对于创业团队而言资源更是紧缺。
要想跟现在的各大巨头PK,就必须懂得不能把面铺得太宽——因为你铺得再怎么宽你也铺不过现在的大企业,而且创业团队本来靠的就是比别人努力、比别人辛苦,从而在某个点超过现有巨头;但把面铺宽之后这一点点优势也没有了。
因此该阶段应该:带领团队成员一起对公司的人力、资源、资金、商业优势等进行评估,让大家清晰认识公司内外在最真实的情况。产品负责人此时应该充当一个推进者的角色,推进信息的加工生成、传递给全体成员。
信息本身是不会流动的,有些信息你知道了并不代表所有人都也已经知道;保持信息的畅通就要建立好信息流通的渠道,同时去推动信息的传递。
具体来说就是:我们就要明确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先抓住最核心的需求,然后再慢慢去实现次要需求。具体到产品上来说就是:要带着大家做好产品的战略规划(也可以说版本规划)。
这些道理很多人都知道,但很多团队并没有认真去落实或者不知道怎么做。
对于产品前期的版本规划,可以从遵从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版,只专注于做核心功能
第二版,加上一些重要但非最核心功能
第三版,打磨细节,完善用户体验
任何产品,第一版一定要做好克制,只做核心功能!
就如国民第一APP微信,它刚开始的1.0版本时候也就是只做信息流通的纯文字图片工具(快速发送消息,即时分享照片),到了2.0版本再加入对讲机(支持语音对讲),之后再有了摇一摇、朋友圈、公众号、微信支付、扫一扫、小视频等等。
尽管微信现在应用非常多,但最核心的价值还是发送消息功能。
可以假设一下:
若微信保留了所有功能,但就是去除了掉了聊天功能,还会有几个人留下?
再看看充满情怀、逼格满满的网易云音乐:最开始做的时候也是聚焦于它最核心重要的功能——个性推荐功能。
对于网易云音乐与QQ音乐等其他音乐软件,作为一个非发烧友的角度看,我觉得在这信息过载的时代它最大价值在于:
- 以前我打开其他音乐播放器的时候,我还是不知道要去听什么,我还是要去折腾、去找。
- 但现在有了网易云之后,每次打开它我都有一个预期:它会给我推荐我一些很不错的歌曲,这些歌曲我听着挺喜欢、也挺有逼格、时不时还给我一些惊喜;身边小伙伴也觉得我听得这些歌挺有品味。
所以这就是打开网易云的动力,它利用自己最核心的个性推荐功能给用户带了期望与信任,绑定了用户。
滴滴打车第一版本上线时页面交互体验也并不是很好,也没有现在这么好看,但它最核心的功能是打车,所以它刚开始就是要让用户能约到车、能支付、流程能跑通就OK了,其余的功能等到后面再慢慢添加、完善即可。
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当时有另外一款打车软件的细节、体验等各方面都做到了极致,功能也强大,但是打开的时候在上面约了十几分钟都约不到一辆车,但一打开滴滴半分钟之内就约到了——这个时候,你会点开你手机上的哪个打车软件就显而易见了。
其实在对产品进行战略规划时,也会反推整个公司对商业战略进行细化和聚焦,找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核心价值。
当整个公司在这个层次达成共识,了解到我们需要抓核心、分步骤开发实现产品、业务的时候,接下来就是需要去具体策划产品了。
二、打造产品逻辑框架
经过第一步的统一认知,现在团队都意识到第一版本就只做核心功能了,但具体怎么才能做到,这就是接下来我们要解答的。
即使意识到了只做核心功能,但经过了多次调研、搜集各方需求(包括高层们的远见)之后,最常见的现象就是需求还是一大堆,List可能就列了好几页。
这时作为产品负责人,该怎么办呢?
是直接就这么把需求都规划了,还是找各个决策者进一步讨论,还是自己默默消化了?
这些都不对。
那要具体怎么做?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说的可实操的方法论了:
- 把所有相关人员都叫到会议室,把所有功能都列出来,然后一个个讨论,把它砍掉是否还是我们想做的产品,用户是否还会用?会,那么就砍掉,如此最终留下来的功能需求就是第一版要做的核心功能。
还是举我们无时无刻不用的微信,对于它极其成功的朋友圈功能,我们试着用这个方法(假设张小龙团队最开始就想好了也要做朋友圈功能),那么假设如果把朋友圈砍掉我们是否还会用微信呢?回答是:依然还会用。因为我们还是要用它来跟朋友们发信息联系,所以朋友圈是极其重要功能,但还不是微信最最核心功能。
在使用这个方法的过程中,根据会上大家深入的探讨,还可以同时得出每个需求的优先级排序,这给后面的产品策划、迭代提供依据。
明确了产品核心功能及需求的排序,接下来就要进行具体的产品逻辑框架策划。
这需要梳理清楚产品框架及产品的关键行为两个事项。
1. 产品框架
产品框架即产品都是由什么功能模块构成的,这些功能围绕一个最主要的功能有机组合到一起,从而解决用户需求。
合理的产品框架能够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流程通畅、逻辑清晰。
借助已确认好的需求及优先级排序,以最核心功能为中心,然后根据其他功能与核心功能的关系进行架构上的组合布局。
接下来就是很基本的产品能力输出,因此不再展开。
2. 关键行为
关键行为就是用户在使用一款产品时进行的最主要、最频繁的操作。
如一款听歌类软件关键行为就找歌、放歌,其他的评论、分享、收藏等就不是关键行为。
结合前面的需求确认工作,就能找到关键行为。
在策划关键行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关键行为要设计得足够短
关键行为是用户进行最频繁行为,一旦关键行为本身很复杂,这个关键行为的成功率就会大大降低。
因为每个环节的每一个操作都会带来断点的可能性,只要有一个段点,关键行为就没法完成。
从“三三原则”中我们也知道:页面跳转超过了三个层次,用户流失量就会巨大。
第二,关键行为的触达路径要尽可能短
一个用户打开APP最期望进行的行为就是关键行为(除非用户不知道你的产品是干嘛的),所以原则上关键行为是最容易触达的,而且触达的操作只需一步。
比如微信,聊天是最关键操作,所以摆在了第一页;再如滴滴打车,核心就是打车,因此打开APP就是打车的界面。
第三,关键行为发生的频率要尽可能高
一个产品关键行为发生的频率高低直接体现了一款产品的用户黏性及价值大小,甚至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成败。
在整个产品策划中,要充分把关键行为充分融入到整个产品的方方面面。
比如另一个国民APP:支付宝的关键行为是支付,所以其首页堆了那么多方格子、长格子(支付途径)来促使用户快速进入支付场景。
本节我们主要从确认核心功能、策划产品框架与关键路径来说明创业公司需要做的第二步。那产品的其他方面如酷炫的交互、高逼格的配色、极致的体验等等是不是就不重要了呢?
并非如此,而是这些方面,每个公司的产品负责人都会考虑到这些内容,而且这些事项在第一版本中只能说兼顾,并非说一定要做到——因为这个时候团队的主要精力应放在关键的核心需求上,这样才能从更高层次带领公司走向成功。
三、全方位执行能力
很多时候,大部团队能够理解第一步战略规划的重要性,也能够根据第一步去执行第二步的产品逻辑框架设计。
但一旦进入到产品的设计、开发、落地阶段就全都被打回到解放前——延期严重、产品繁琐,耽误了整个公司的前进步伐。
简单来说就是:产品大方向、核心功能已经明确,并形成了统一认知,但具体再落实到产品细节设计时又犯了功能过多、过严谨的错误。
就像很多人会常常把“快速迭代式错,小步快跑”、“少即是多”、“MVP”等常常挂在嘴边,但具体做产品过程中并没有落实下去一样。
其实绝大部分的创业团队在产品执行阶段都会自主或不自主,或多或少犯这样的错误——产品具体细节设计、落地时功能过多过严谨。而犯这样的错误的原因有如下三条。
01 人性的角度,人一直以来的贪大贪多
这是由整个人类进化的底层基因导致的,人类现在很多基因及生理机制都还没摆脱原始时代的影子。
人在原始时代,吃了这餐没下餐,所以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在能够获得更多的食物、脂肪、物品,这个底层诉求一直延续至今,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人们的很多行为。
02 能力要求的角度,产品经理一个基本能力要求就是逻辑要严谨要全
这个是很多产品经理成长时候就已经形成了的自我要求,也是入门产品经理的必备条件之一,所以在设计产品流程、产品逻辑时一般都会十分严谨,所有分支、异常等都完全考虑到且都在产品的代码中有应对处理方案。
03 参考竞品的角度,参考的大多都是别人的成熟阶段的产品
这是最最最重要的因素。
我们做一款产品都会去调研、体验竞品,所以常常发生的一幕就是:公司大BOSS看到某款竞品上有个功能跟我们的类似就说“快快,这个功能点我们要尽快搞出来跟他们一样、甚至比他们还好的”,这个时候产品负责人会面临很大压力,甚至产品负责人也都会觉得我们应该像大BOSS说的那样做。
但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忽略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时间维度的信息——我们现在看到的一般都是别人比较成熟的产品,它们刚起步时的版本你根本没看到!所以拿自己初始产品跟别人成熟产品去做对比,只会把自己拖入绝境。
那如何在执行层次打造出核心功能产品?提供的方法论如下。
1. 核心理念:快速验证商业模式
在整个产品过程中,产品负责人心里始终要有一个极其清晰地理念;那就是:第一版产品最大的价值就是验证商业模式,所以最重要就是尽快把产品的核心功能跑通,然后推到市场中验证商业模式。
不要一开始就做一大堆功能,即使是腾讯做的产品功能也有40%左右是不被市场所接受的,同时产品的流程、细节先不用扣得那么细致。
- 曾经看到过一个创业团队,在产品1.0版本打造时产品跟开发就一个小细节点争吵了半天——有时候一个功能打磨得再细、体验再好,等上线之后用户根本不用,这种尴尬的现象很常见。
当我们以快速验证商业模式为主线目标时,整个团队也将会活起来,大家积极性会被调动起来;此时产品进度可控且明确,能够更快速投入市场,其他业务方向的人员也慢慢进入轨道,整个公司都会被带动起来。
如果有些小伙伴还是没能完全接受这个理念的话,我们就再补充说一下:
一个创业项目、商业模式如果能够成功就是因为它解决了用户痛点和给用户提供了价值;如果你们的项目确实能够给用户提供价值,那么你们的商业模式就是有“势”的,这个“势”就会吸引用户使用,即使页面粗糙些、体验差些用户还是会使用。
但如果你的体验再好、再流畅,若并没有解决用户痛点带给用户价值的话,用户是不会买账的。
所以,尽快去验证商业模式,对公司来说才是最有价值的。
2. 把人的因素考虑到产品逻辑里
这个方法极其有效且好用。
很多时候,我们把产品设计得过于完美,而导致研发投入产出比很低,也增加了调整的成本。要避免这种情况的方法就是:在整个产品设计阶段把“人”考虑到整个产品逻辑中。
以订单流程的设计为例:
订单流程一般情况下都是一个产品最复杂的流程之一,下单、生成订单、支付、支付成功、支付失败、退款、评论,支付的时候,可以钱包支付、也可以第三方支付、甚至可以混合支付,退款又可能根据退的时间而退不同的额度,等等等。
一个业务比较复杂的产品,熬了一两个月开发出来,测试又得花十天半个月才能把这流程测试明白;但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花个四千来块钱请一个客服进来,在一些异常地方直接让客户介入处理,如整个退款异常流都让用户直接拨打电话接通过客服——前期还能省掉一大批开发费用,同时加快了产品上线时间。
在前期用户量少还比较少的时候,客服还可以兼顾很多其他事项,一举多得!各个方面对创业团队来说都是利好。
再者,对于前期产品,很多流程都是我们自己制定,制定得越细其实就会框得越死,缺少灵活性;所以很多一些发生概率比较小、比较杂碎的流程直接让人来处理更具柔性,也会更容易让用户满意。
3. 认清用户的路径、逻辑跟你想象的不一样
人类有限的认知能力,是无法精准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更无法精确地预知将发生的事情。
从理论上讲,一款新产品在投入市场之前,用户是没有接触过的;所以当我们产品投入市场后,用户是否会完完全全按照我们设计的规则走?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说白了就是一款产品不管自以为设计得多么完善,投入市场后,经过用户使用反馈,最终肯定是要做很多的调整,有些流程甚至会全盘推倒重建——因为用户使用的路径、用户逻辑有时跟我们自己想的并非一样。
在当下社会节奏越来越快情况下,其实对用户来说,其实都是希望尽快达到目标即可。因此我们的产品逻辑规则设计应该往上层走,尽可能在大流程上规划好,比较细的规则就先不要定义那么死,保留有灵活度,等待市场的验证。
若产品的价值得到市场认可,此时再根据市场反馈数据有理有据地细化产品规则;同时在适当节点再把“人”再剔出产品流程——因为随着用户增加、业务增长,这个时候投入产出比就反过来了,过多依靠人力就不划算咯。
总之,这个阶段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让用户不出错时能够尽快得到结果,出错能够给到解决路径就OK!
四、总结
总结一下,创业公司如何打造第一款产品,基本分下面三步走。
第一步,统一认知,做好产品战略规划(版本规划);
第二步,“砍”一遍需求,确定核心功能并策划产品逻辑架构;
第三步,产品落地执行,是最容易犯错的一步,要全程绷紧神经时刻反思。
抓好以上三步,再加上基本的产品能力,就能够快速打造出核心功能的产品。
大家或许心中会泛起疑问“按照上面方法论去做产品,就一定能做成吗?
回答是:不一定!
我们都知道:创业是没有必然成功的方法论的,一个创业项目的成功,虽然产品的因素很大,但还有天时地利、商业逻辑、市场动向、团队配合、资本等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甚至还有一些偶然因素。
即使是马云也不敢说:自己重头再来还是一定能做淘宝、做成阿里。
那上面这套理论方法对大家意义何在?在这我先想讲一下科学:
以前或许很多人都觉得科学就是真理,但科学的通俗定义为“当下人类社会所能掌握的,最贴近客观世界的认知方法论”,所以科学是一种方法论,它不是真理,同时它还在不断自我证伪。
如在经典物理学后期,人们认为物理学真理大厦已经建成,后世的物理学家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在这座大厦上简单地修修补补即可;但到了后面广狭义相对论、量子力学的提出,人们认识到:哦,原来牛顿经典力学只在低速的情况下成立,而高速(以光速为尺度)情况下则适使用相对论与量子力学!这样,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又进一步。
所以回到我们刚才的问题:
这套方法论的意义就是:希望大家通过看这篇文章之后能够让大家对创业、对产品这个客观存在认知更进一步,然后若能帮助大家填补一些思维漏洞,少走一些坑,那也就是它的意义所在吧!
最后,创业即修行。
借用我微信的签名“人生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人生如何,就看你选择了什么,放弃了什么!”,共勉。
—— / E N D / ——
作者:Welber,产品/商业策划/合伙人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