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必读:现在互联网与哪些传统行业结合还
如果要我大言不惭地说的话,几乎都有机会。
从我观察的角度理解,只要通过移动互联网的结合,能为传统行业带来效率、体验和价格其一的优化,那就是一个可做的方向。注意,前提是在优化的过程中,不会把其中传统行业原本有的优势给破坏掉。
1. 效率提升
效率提升有这么几个层面:
A. 通过信息对称让消费者获取商品/服务更加便捷
比如原本需要在街旁扬招的打的方式,通过打车软件可以大大提升打车效率,对消费者来说等待时间减少了,对司机来说也不用瞎转、减少了空载率。这是双赢的模式。
B. 通过优化流程让支付和服务过程本身更加便捷
比如支付宝在铺的线下支付,商铺都可以直接刷二维码;或者最近火爆到要疯的线下服务业 O2O,做成上门服务,这在以前倒不是不可以,但移动互联网的预约、支付以及跟踪状态的功能能让其流程成本大大降低。
C. 通过满足新的需求提升用户生活效率
比如比较火热但也遇到瓶颈的半成品生鲜项目,配送加工到可以直接烹饪的生鲜品套餐,省去了很多环节,白领会很有需求;比如送厨师上门做饭,家庭聚会或者朋友聚会时的需求也很大。
2. 体验优化
嗯,其实就是小米说的“互联网思维”和罗振宇说的“U 盘化生存”,用人话说就是“根据用户反馈快速迭代”和“打造 C2C 的平台”。
总结来说,也有三个点:
A. 用户反馈、快速迭代
信息化、流程化之后,用户的反馈极容易收集,可能不仅是用古老的用户主动填写个表单这种方式,更重要的是,传统行业的流程信息化就保证每个环节都是可观察、可数据化、可统计的。结果就是,能清晰地看出哪里有问题,用户在哪不满意。
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 O2O 的投诉流程也更加简化,方式多样。对用户来说,不仅是在使用产品和服务时感觉体验更好了、服务更周到了,而且会觉得投诉有门所以心里有底。
B. C2C 导致的差异化和个性化
过去的 B2C 好处都是规模化所带来的,而随着大家消费能力提升、对个性化体验的要求变大, C2C 能带来的差异化和个性化也就有了市场。目前在这点上比较常见的是服务业,大家都在打造“手艺人”的形象,提供因人而异的定制化服务,而非品牌化、同质化的服务。
C2C 还有个好处是优胜劣汰,每个人都是服务提供者,只要有科学的评价系统,好的会更受欢迎,而坏的自然淘汰,平台不会背书。用叫车服务的体验也因此远远优于传统出租车的体验。
C. 平台本身具有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大多传统行业缺少行业规范、行业标准,所以整体的体验各不相同,有的行业更是异常混乱。O2O 搭建的是行业内的平台,在标准化、规范化上会有极大改进,甚至可能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行业规范的推进者。
3. 价格优势
这点很好解释,一是由于省去了大量环节,沟通成本、流程成本都减少了;二是省去了传统中介(个体店家、垄断公司等)的诸多管理费用和各种抽成;三是对于很多上门服务的 O2O ,更省去了门店的房租费用。
所以,对于商品和服务的提供者来说,赚的钱应该更多;对于消费者来说,拿到的价格应该会更低。
————————
所以,对于某个传统行业来说,你可以对照下这些个点,当然能实现的优势越多做成 O2O 肯定越靠谱。
以上是对项目模式本身来说,再说一下对外的环境。
目前资本市场非常火热就不多说了,当然 2015 年可能会比 2014 年要差很多,也不妨碍有更多好项目出现。
我觉得外部环境需要考虑的有这么几点:
1. 不要做传统行业自己很容易转型的。
大多数行业是有历史包袱的,不能轻易转型,但如果这个行业很容易自己做起移动互联网的产品来,你肯定是打不过他的。比如团体外卖这种,做了很多年的老店如果一旦也跟你抢生意,胜算肯定要比你大。
2. 不要做行业门槛极高的(如果你不是行业中人)。
很多行业的入门门槛就高得变态,不留神会陷进各种细节中去,等完全摸清行业的规则、把产品和服务做起来,可能时间已经来不及了。比如餐饮、房地产、汽车这几个大类的行业,稍微做深一点就需要有太多行业资源,不是简单能做好的。
3. 不要做巨头很容易做成的。
防完行业内的人,当然还要防互联网的人。对于相同层次的竞争对手(指并没有垄断全国市场,目前很少有 O2O 做到巨头程度的),只要他们门槛还没有树立起来,都不用放在心上,大胆地去做,专注好产品和服务就行。但对于巨头,即使他们门槛还没树立,甚至项目还没启动,也要时时提防。
要做大公司不能做或者不愿做的,就要做更垂直的、更深入的。比如我在做的美甲 O2O,大公司是很不愿意做招培训团队、考核美甲师、管控供应链这些事情的,他们做的方式一般就是跟美甲店合作,所以也就失去了一些 O2O 能带来的优势,给了其他人机会。
还值得一提的是,现在越来越少见大公司直接用新项目拍死小团队了,常见的是大公司会为了方便直接收购一个小团队。这也算是比较乐观的一种现象吧。
————————————————————————
说完上面这些,我们可以来看看一些例子。我整理了一份有25个各行业代表的 O2O 公司的表格,简要写了一下项目的优势和亮点。
现在每个行业的每个细分领域几乎都可以找到能做 O2O 的点,就看你能创造什么样的模式把它做好了。
另外,再推荐一个表格,是小米产品经理 @齐云飞 所做的关于上门服务可供参考的行业名单。
嗯,就是这样。
作者:刘飞
来源:知乎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