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行业是否“互联网+”的三个评判要素
(1)互联网+传统行业
互联网+钢铁行业=找钢网
互联网+塑料行业=找塑料网
互联网+电子元器件行业=科通芯城
(2)“互联网+”商业模式,经营中线的转变:地段、流量、时间。
传统行业经营地段:传统行业,无论是直营模式的格力,还是渠道商苏宁,基本都在抢占优势地段。优势地段人流量大,流量大可能的转化率就高。
PC时代经营流量:尤其以BAT为代表,腾讯通过社交,实现流量的一维变现,阿里通过电商实现流量的二维变现,百度通过搜索实现流量的三位变现。
移动互联网时代经营时间:移动互联网实时在线,实时沟通,将时间打散成若干小块,未来企业的竞争僵尸用户实践的竞争,得时间者得天下。
(3)传统企业“互联网+”基础理论:需求漂移理论。
需求漂移:企业供给与市场实际需求的交集越来越小。
原因:市场供给大于需求,现在是买方市场;
人均GDP升高,C/B需求日趋多样化;
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产品不再是门槛;
从经营产品到经营人群;
从提升内部效率,到提升产业链效率
(4)深度提升产业链效率,是变革,不是颠覆。
颠覆是小孩子的游戏,这一波传统行业“互联网+”,不存在颠覆,只是行业的改造或者重构,主要目的还是提升产业链的效率。
(5)传统行业是否“互联网+”的三个评判要素
·供需:有效的解决供需问题是商业的驱动力
(传统行业“互联网+”时需要考虑:行业内是否存在众多基于信息不对称在挣钱的企业、行业是否已经完全市场化);
·效率:互联网+的本质,提升传统行业产业链的效率(行业是否存在低效点);
·规模:规模决定互联网+的未来,不具备规模效应的互联网+项目,很难成功(行业利润高,交易规模大,最少应千亿市场规模以上的行业)。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