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兴资本:宁可投贵不可投错
导读:做为国内最迅猛的财务顾问,华兴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傲娇的成绩,一头服务创业公司一头对接投资机构,华兴资本可谓是最了解国内资本及产业发展脉搏的公司,在过去一年中,华兴人如何看待一年的得与失?对资本市场的热度与泡沫论又有怎样独特的理解?
以下为华兴资本董事总经理杜永波的文章,首发在腾讯科技:
2014年,华兴资本完成40个私募融资及并购项目,交易金额超过50亿美金,海外市场上完成7个IPO项目以及2个可转债项目,交易金额超过65亿美金。
对于2014年的工作,一个感慨就是忙,创业公司的融资周期缩短。以往一个融资的周期是今年融完了,下一轮差不多得到明年,9个月或者是12个月的时候,才能启动下一轮。
所以这个项目做完之后,我的团队就可以有精力做下一个了。2014年基本上是好多项目连着来,这一轮刚融完,下一轮又启动,甚至一年之内做两三轮的架势都有,市场上新的项目、新的机会又是特别多,私募资本市场这块确实挺活跃,我们的人老腾不出来空。
错过口袋购物很可惜
因为比较忙,2014年在市场上漏的案子也比往年要多,尤其是在相对中早期的案子。一个漏掉比较可惜的是口袋购物,他们做了微店。为什么会错过?
2013年我们看的时候,它跟美丽说、蘑菇街比较像,80%-90%的流量导到淘宝上。2014年比较忙,尤其是下半年的事比较多,没有很及时地去跟进。这个期间,他们推出了微店这个产品,五六个月的时间涨得非常快。我们当时埋头干事,没太关注到这个事,等到我们发现之后就涨上去了,它马上就完成第一轮了。
现在来看,它和蘑菇街、美丽说不太一样的是自己做一个垂直平台。另外,微店的概念跟大的趋势比较吻合。淘宝是一个中心化的交易平台,微店则是去中心化交易平台。淘宝上,现在新商家基本上很难出头了。但如果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市场,每个小商家,都可能利用自己的流量,朋友之间的扩充,给自己带来一些实际的帮助,这个跟淘宝完全不同的逻辑,有可能是做成一个很颠覆的事,这也是大家很多人愿意投他的原因。
所以,我们也需要去更快速地学习和研究。首先对新的东西要很敏感,每天有各种各样的渠道,各种各样的信息,有什么新的模式,新的公司,新的团队出来,要比较敏感。第二点就是要跑得勤,要腿勤,听说有新的模式、新的人、新的公司出来,你就去交流。在一个领域里面,只有把这个市场的调研做得很深入,把主要的玩家都比较完了之后,才能确信一个你认为或者是你相信比较好的。
是上市还是拿私募基金的钱?
每个企业选择上市的时间点有它自己的战略的考虑,有的也许觉得愿意早一点,有的希望更晚一点,也跟二级市场这个大势有关系,这个窗口到底怎么样,假设2015年二级市场不太好,资本市场给我的估值不能反映我的价值,有的公司就不愿意上了。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还是有一些发展速度很快的,未来的有潜力的公司,可能是往上市走的。比如说美团,经过万团、千团、百团、十团大战,现在在团购这个市场上,基本上就是它和大众点评了,他们都是非常好的公司。选择什么时间点上市,更多的是他自己的考量了。
但是也要注意一个新现象。在私募市场上,现在完全可以拿到不比二级市场差的估值。比如去年底滴滴打车拿到7亿美金的融资。
有人把这个现象叫做一二级市场倒挂,“倒挂”这个词给人的感觉好像是本来不应该这样的,我倒有一个不太一样的观点,我觉得这个是很正常的。
因为一二级市场的投资人,他们的风格和投资策略是不一样的。一级市场,市场上有很大的私募资本,更多的是看长线投资,看企业内在长远的价值,相对来讲,它不会那么投机,更看重的是企业三五年之后或者是更长远的价值,是不是能够成为一个长期的企业,相对地能避免频繁地受到二级市场波动的影响。
二级市场的对冲基金,包括散户,相对来说是更加投机性的,像做波段很容易看短期的影响。有一些私募资本认为一个企业不要太早去上市。如果一个规模相对比较小的公司,太早地去上市,就会受到很多的制约,一方面你要去花费很多的精力去应付和股市相关的这些对象,评估、交流、投资人的交流和路演,另一方面你总会受到二级市场股价的压力,说是不受影响,没有压力,这个还是比较难的。这样的话,就容易短视。真正对企业长远核心竞争力特别重要的事,有时候需要大投入的时候,就不敢干,这样会制约它的发展。
所以一些私募资本对创业者的建议就是,你不要着急去上市,我给你投,不比你在二级市场上拿到的钱少,我给你和二级市场一样的价钱,甚至更好的价钱,如果你的员工有一些套现的需求,也可以帮你做。但是请企业不要受短期股价的影响,牵扯你的精力,真正把你的精力放在打造你长远核心竞争力上面。
所以,我认为,在私募市场上的融资金额超过在二级市场上上市的融资金额不会是一个昙花一现的事。长远来讲,这种事情会持续地发生,只不过在市场特别好的时候会多一点,市场没那么好的时候会少一点。
有泡沫是好事,也不会一下子破灭
2012年的时候,大部分比较后期的企业,大家主要还是以PC互联网为主,偶尔谈一点移动互联网的东西。2013年时,移动互联网要作为一个重要的部分谈了。到了2014年,如果有一个企业只有PC互联网,没有移动互联网,那就别出来谈了,大家就不会买你的帐了。
移动互联网在黄金十年、二十年刚刚开始的时候,想象空间很大。好的市场的支撑肯定就是估值更高一点,金额更大一点,融资的频率更快一点。
所以对我来讲,有泡沫是好事,从我们个人利益的角度来看,泡沫是好事,泡沫越大,事就越多,大家融资金额也大。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讲,一定程度上的泡沫都是好事。
不管是哪个新行业的发展,开始的时候都会有那么一个泡沫,大家很看好,对未来高度亢奋,未来美好前景到来的时间点预计得过于乐观。因为这个乐观的气氛,使得很多人出来从事这个事情,很多资金投入到这里面,确实使得好多基础层面的东西变好了,加快整个生态到来的时间。
当然,因为市场是供需关系决定的,所有的资金,所有的需求,所有的人都进来的时候,大家就会争,刚开始可能没有体现它合适的价值,到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它合适的价值,大家还继续往上争的时候,就超过了它实际的价值了。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有一个理性的回归了,这个时候可能过了它真正实在的价值,又往回走了一点。回过头来看,其实这个是长远价值,事物总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我觉得一个行业在起始阶段有一定的泡沫是好事。当然资本市场也不能是一条直线一个劲地往上走,肯定会有一个重大的起伏。我从业这么多年来,差不多三年一个波段,四年一个波段,当然这次的时间相对持续得更长一点了。
从2015年的角度来讲,一定程度的调整是会有的,但是不会像2000年的时候一下子破了。估值方面,金额方面有一个相对的调整以后,还会往上来走。
宁可投贵不可投错
作为财务顾问,给投资人有两个建议。
我觉得好多投资人有一个不太正确的理念,他宁愿去选择一个二流的项目,仅仅是因为它很便宜。我认为这个观点是大错特错的。我的观点是,宁愿投贵,不要投错。
比如在互联网刚刚开始的时候,比当时的股价再高个百分之二三十,你投了腾讯,投了百度,在当年比较早的时候,你今天可能只是一个很小的差别,但是这个绝对额已经很大了。但是你如果以便宜的价格投了一个很小的公司,这家公司今天在哪里,可能都不知道。
我是觉得最优秀的项目是稀缺的,稀缺的资源大家都来抢,它的价值是高的,有可能在市面的价值比它真实的价值会贵百分之二三十,但是很多人愿意接,这个时候,如果你觉得这个价格太贵了,不合适,就跑掉了,去选择一个看上去不是质量那么高的,但是价格还比较合理的,我自己反而建议他选择前者,因为好的时候,好的企业,你这一点的差距,可能几个月就赚回来了,就大市来讲,它涨得比谁都快。
更重要的是,如果这个市场不好,进入一个熊市,只有最好的企业才能拿到钱,二流的企业就拿不到钱了,这个时候,就不是估值的问题了,是生死存亡的问题。
我建议投资人朋友,大家还是要敢于在最好的企业的市场下工夫,从长远来看,一定是最好的企业能够创造最好的回报,反而短期的那一点20%、30%甚至50%的差距,长远来看,影响不是太大。
另一个给投资人的建议是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
现在羊群效应还是挺严重的,大家还是凑热闹,跟着市场走。有的时候,我在内心是比较佩服那些拥有独立判断的投资人的,而且他的这个判断不以别人的观点为转移。
投资人是很孤独的,为什么很孤独?他有时候自己下了这个决定,毕竟是投资未来,他也不敢确信地说我一定是对的,但是如果他发现别人都没看好,他心里就哆嗦了,就想要打退堂鼓了。
但也有一些投资人确实是孤胆英雄。比如说今日资本的徐新,2008年、2009年京东D轮融资的时候,基本上所有人都看了,没有人敢去投,徐新作为京东的投资人,敢再一次挺身而出,找了自己的老同事一块投到京东里面来,2014年京东上市,徐新有了很好的回报。所以,我觉得有时候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讲,如果你真的相信一件事,要敢于持不同的观点,而不是一定非得追着那个热点走。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