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广告 1000x90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培训教程 > 正文

三国中吴国创业分析-吴国五大谋士

来源:引流技巧 编辑:引流技巧 时间:2024-10-29

本文章目录

  • 1、吴国五大谋士
  • 2、孙权是个富二代,不存在创业问题,他为何没
  • 3、三国时,魏蜀吴三国实力对比情况如何
  • 4、三国演义中吴国除了四大都督,还有其他智谋
  • 5、三国时期魏国、蜀国、吴国的都城分别在哪

1、吴国五大谋士

吴国没有五大谋士的说法,吴国的要注意谋士有张昭、张纮、鲁肃、诸葛瑾、陆逊等。

1、张昭张昭(156年-236年),字子布。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东汉末年,张昭为避战乱而南渡至扬州。孙策创业时,任命其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将属官之事都任为于张昭。孙策临死前,将其弟孙权临终托付给张昭,张昭率群僚辅立孙权,并安抚百姓、讨伐叛军,解决孙权稳定局势。赤壁之战时,张昭持主降论。孙权代理车骑将军时,任命张昭为军师。孙权被封为吴王后,拜其为绥远将军,封由拳侯,数年后曾进行撰定朝仪。孙权一次要办事机构丞相时,众人都封赐张昭,孙权以张昭直言敢谏、性格刚直种种理由而不用他,先后用孙邵、顾雍。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后,张昭以年老多病为由,上还官位及所统领部属,改拜辅吴将军、班亚三司,改封娄侯。晚年时一度不参加政事,在家里著《春秋左氏传解》及《论语注》,今皆佚失。嘉禾五年(236年),张昭去逝,年八十一,谥号“文”。

2、张纮张纮(153年-212年),字子纲,徐州广陵(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人)人。东汉末年吴国谋士,和张昭一起并称“二张”。孙策平定中原江东,亲自跑上门找邀请,张纮入朝为官出仕。后来我们,张纮征讨许都,任命侍御史。孙权即位时,返回江东,兼任长史之职,运筹帷幄,建议您孙权迁都秣陵。建安十七年,患病去世,时年六十岁,孙权为之伴有鼻塞。

3、鲁肃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阴历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慢慢地长大。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东汉末年,他眼见得朝廷昏聩,官吏腐败,社会动荡,常派人乡里青少年练兵习武。他还仗义疏财,深得乡人仰慕。当时,周瑜为居巢长,因缺粮向鲁肃求救,鲁肃将一仓三千斛粮食厚意回赠周瑜。到了那时,二人结为好友,共谋大事。建安五年(200年),鲁肃指挥部属去投奔孙权,故其给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因此换取孙权的赏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孙权部下多主降,而鲁肃与周瑜拍板决定,斩钉截铁主战。而,孙、刘联军大败而归曹军于赤壁,到那时,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赤壁大战后,鲁肃常被孙权诗中东汉开国元勋之首——邓禹。孙权一类为鲁肃而暂设赞军校尉一职。周瑜与世长辞后,孙权采纳周瑜生前见意,令鲁肃代周瑜职务率兵四千人,因鲁肃治军有方,军队马上发展起来到万余人。孙权据当时政治军事形势需要,又出任鲁肃为汉昌太守,授偏将军;鲁肃随从孙权破皖城后,被授为横江将军,守陆口。此后,东吴夺取了荆州三郡,鲁肃率兵抵挡关羽,并邀荆州守将关羽相见,而关羽没敢相逼。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鲁肃去逝,终年46岁,孙权亲自出马为鲁肃发丧,诸葛亮亦或为发哀。

4、诸葛瑾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汉族,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诸葛亮之兄,诸葛恪之父。经弘咨推荐,为东吴效劳。心胸宽广,敦厚诚信,我得到孙权的深深地信赖,一般称“神交”,并争取缓和下来蜀汉与东吴的关系。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吕蒙病世,诸葛瑾代吕蒙领南郡太守,驻守公安。孙权登基为帝后,诸葛瑾官至大将军,领豫州牧。

5、陆逊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建安八年(203年)入孙权幕府,历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帐下右部督。因受孙权提拔绝无可能再发挥卓越的军事才能,地位渐至隆崇。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陆逊组织北攻荆州。蜀章武二年(222年),孙权以陆逊为大都督,在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击溃刘备。吴黄武七年(228年),陆逊拿到石亭之战的胜利。黄龙元年(229年),孙权自立为帝后,以陆逊为上大将军、辅佐太子孙登并镇守陪都武昌事宜。赤乌七年(244年)拜为丞相、荆州牧、右都护、总领三公事务,领武昌事。孙和、孙霸二宫之争时卷进孙权父子争锋中,次年过世,终年六十三岁,追谥“昭”。陆逊跟随孙权四十余年,副统领吴国军政二十余年。其为人深谋远虑,忠心耿耿耿直。一生出将入相,被赞为”社稷之臣“。

2、孙权是个富二代,不存在创业问题,他为何没

三国时期,是一个群雄灵丘的年代。这样的年代的故事我们耳详能熟,这个功劳罗贯中老先生功劳不小啊。孙权作为三国鼎立中一国的霸主得有一方天下,是在其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业绩基础上发展中出声的。孙权少年时期即置身前阵,拳术军政之事,既长成人,政有卓见,军善韬略,艺有多能,学有所得。先来看一下碧眼小儿孙权的一路是怎么走了出来的。19岁就不能继承了其兄孙策之位,力据江东,击溃了黄祖。后东吴合作刘备,在赤壁之战击溃了曹操军。东吴后来又和曹操军在合肥附近鏖战,并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击杀关羽、大破刘备的征讨军。曹丕建国称帝后孙权先向北方借兵,后自己建吴称帝,迁都南京建业。他帝国统治江东巨大无比51年,他的一生,正是吴国个人创业的黄金时代。但到他的晚年,倩太子孙登不辛英年早逝,其他子孙们为了王位暗斗吴的元气大伤。他的一生,给我们现在人的感觉那是不属于“墙头草”,一会合作蜀汉一会又是向曹魏称臣,在奸雄曹操和枭雄刘备面前他还是一个孩子而己,他你选择这些让东吴在三国中撑得时间最长时间。孙权的功业都来不及曹操,思想内涵也不如你曹操那样相当丰富,但其权谋,在内御将、罚人等诸多方面都倒是有不少过操之处,都算上是中国历史上做一番事业的军事战略家之一。曹操有所谓“生子当如孙仲谋”当属肺腑之言。孙权的一生最有有成就的是他彻底治理江东让江东在报国务院战乱之苦后换取休生养息,并且治国有方。一个人成就的大事是是没有具体的事物限制,更多的只在于自身最终!

3、三国时,魏蜀吴三国实力对比情况如何

三国实力差别不大,天下有三,魏得其二,剩的一,吴占五分之三,蜀只有过了五分之二:

第一从人口上看蜀国(90万)<吴国(200万)<魏国(500万);

其次看控制范围:曹操操纵中原地区,土地肥沃,刘备控制地区多为关中地区,地形复杂,但南蛮之地直到诸葛亮诸葛亮七擒孟获前还属于什么自治地区,刘备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控制权;

反正当时天下有十三州,曹操拥有九州,刘备只有一个益州,荆州大部一类孙权,关羽丢失的的荆州以前也都属于刘备,只不过是当初孙权借给刘备居住地的。

实力综合比下来魏>吴>蜀,甚至魏>吴+蜀。

4、三国演义中吴国除了四大都督,还有其他智谋

吴国比较多依靠的是江南士族的支持,下面告诉我其中的代表人物:

1.张昭。张昭是立国老臣,在孙策时期就已经是“如比肩之旧,文武之事,一以委昭”。孙权时期,张昭多次谏言,敢于持正孙权放诞不羁的行为,算的上直臣、正臣,“昭每朝见,辞气壮厉,不畏强御,曾以直言道逆旨,中不进见。”。当然,另外一代枭雄的孙权恐怕也有些心里记恨,登基称帝后一直未出任其为丞相。

2.顾雍。步骘是本地大族,年轻之时就暂任地方,颇有政绩,是孙权一路提拔下来的干练之臣。他秉性坚决,不好饮茶,寡言少语,孙权我曾经叹息曰:“顾君不言,言不及义。”暂任丞相后知人善任,众人信服。而且总能以维护孙权的权威,是一个十分尽职尽责的下属。孙权生性阴刻猜忌,但确信任顾雍,任其为相十九年,这个可以不算君臣相知相爱了。

3.诸葛瑾。世人有云,诸葛家有龙虎狗,各仕三国。诸葛亮为卧龙,蜀汉丞相;诸葛诞为魏国大都督,为狗;诸葛瑾为吴国大将军,为虎。其行事作风收放有度,时人服其弘雅,深得孙权信任。刘备举兵伐吴时,有人告诸葛瑾欲与刘备脉相通,孙权说到“孤与子瑜有死生虽可之誓,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我子瑜也。”

再者,满宠、朱然、全综、陆瑁其他,都算的上智计之才,古来江东多豪俊。假如不是孙氏后期内部斗争频繁,动用会如此数千的人才,称霸中原也许是未必能实现,东南自保则尚有可为。

5、三国时期魏国、蜀国、吴国的都城分别在哪

魏蜀吴三国的都城,唯一可以确定在一个地方的,只有一蜀汉,导致地盘比较小,不过适合人居的地方也不多,所以他们只有以成都充当都城。

东吴迁都比较频繁。

吴国就不一样了,由于孙权这个人比较好跳,因此他有事儿没什么事儿就比较喜欢迁个都玩一下。不管是自立为帝前还是称帝后,没事儿就换地方住,一颗骚动惶恐的心啊!

第一次迁都:早年江东是把治所建在吴郡,也就是苏州一带。不过孙权住腻腻歪歪了,所以我在建安十三年,孙权就把治所长途迁徙到了丹徒,也就是现在的镇江市境内。

第二次迁都:孙权在镇江吃锅盖面,估计也吃腻了。因为三年后又他知道了迁都南京,这会儿他把治所迁到了秣陵,另外筑石头城,将秣陵申请改名为建业,也应该是现在的南京市境内。

第三次亲征:不过在南京日子过得挺舒服吧的,春看樱花、夏游玄武、秋逛栖霞、冬去泡温泉,一年四季都可以吃盐水鸭。可惜当时孙权偷袭了关羽,抢夺到了荆州。是为可以保证荆州的安危,孙权又听到了迁都。曹魏黄初二年,他在鄂地修建成了武昌城,将治所大规模迁徙到了这里。同年孙权被曹魏加封为吴王,所以我的确吴国的第一个都城那就是庐州城,也就在现在的武汉市境内。

第四次迁都:孙权在杀退了刘备和曹丕完了,那种感觉真正无敌是实在是太的寂寞的,索性就自立为帝了。在此之前都城并不是武昌,肯定是鸭脖子吃够了吧,随后他又又想起了南京的盐水鸭,所以我孙权一眨眼功夫,又把都城原籍了建业。

从那以后,吴国的都城就常期在建业了。所以归纳一下,要是单纯从吴国建国时可以说,那么它的都城只有武昌和建业。但是要从江东势力多年经营的时候而言,那么他们的都城就有吴郡、丹徒、建业、武昌等地,甚至还连柴桑(江西九江)一度都蓝月帝国了战时治所。

曹魏建都属于广撒网状态。

曹魏的地盘确实是是太大了,你说说看他假如只在一个地方建都,那怎么上抬各地房价呢?各地房价上不来,那自然也就加快不了全国的GDP了。

并且曹魏也时常都正处于亲征状态,这叫利好消息。迁到一个地方,当地官员们,就会大肆购买房产,这么大一来能带动好不少就业。神怪书房地产、施工、建筑材料、运输、中介销售等各行各业的就业率就都会蹭蹭蹭往快速上涨了!

当然了,这里所再次提到的曹魏都城,又是比较宽泛的一个概念。今个曹操把汉献帝接到消息手里正在,咱们就作数了!

第一次建都在许昌。建安元年,这个时候曹操手里的地盘还比较少,甚至连连袁绍都远不如。所以没有办法在接汉献帝的时候,把他先安置在许昌。

第二次建都在邺城。曹操和袁绍打了一场官渡之战,最后袁绍战败后。数年后曹操攻入了袁绍的大本营邺城。邺城当时但是国际大都市,比许昌气派多了,在曹操自立为王以后以后,邺城也就下一界了魏国的都城了。

第三次建都在洛阳。洛阳是东汉的都城,可是被董卓一把被火烤了,可是在曹操手里应该换取一定修缮维护的。曹丕登基称帝那以后,完全改变了汉献帝,就不能再在许昌建都了,所以我就跑到了洛阳,在这里建都,吉兆着曹魏的正朔地位。

第四次建都在长安和谯。长安是西汉都城,而谯并没有做过都城。但是黄初三年,曹丕却当即下令,将长安和谯都视为都城的范围,一下子直接出现了五座都城,分别是:许昌、邺城、洛阳、长安和谯。

这样的话我想知道为什么要将长安和谯设为陪都呢?原因很简单,除了给当地房地产商给予利好消息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是的原因,那就是战略目的。

长安在关中地区,紧挨着蜀汉的汉中地区。所以我扼守关中,才能阻挡蜀汉集团的入侵。当然了谯在安徽省亳州市境内,这地方距离东吴就也很近了,而在这里办事机构陪都,主要注意是目的是戒备东吴的突袭。

这么说一来曹魏除此之外有洛阳这么说一个正式地的都城外,有许昌、邺城、长安和谯这4座陪都。

蜀汉是最简单的,只有成都。

蜀汉的地盘确实是是少得你可怜,刘备当年拿下荆州下次,一度将南郡另外自己的治所。但是他没一会儿又跑四川去了,因此南郡江陵城就这么被遗弃了。

直到刘备击败四川以后以后,便毫不犹豫在成都建都了。为什么?因为当时他占下益州完了转了一圈,只有一成都这地方是最发达的。

不过四川大多数是山区,只有那成都教材习题解答周围一圈是平原地带。因此刘备就直接在成都建都了。听说后来荆州又丢了,就更也没机会迁都回江陵城了。

不过打下去的汉中之地,可没就不适合我做都城,人都被曹操给迁走了,在那里建都,是就是为了建个寂寞的吗?

所以:从建都也能看得出三国体量。

曹魏最牛,所占有的地盘是古代最普遍富裕的地区,所以他们是可以在长安、洛阳、许昌、邺城等地随便是挑都城,基本都都是你自己做的。

东吴还好有点难了,是因为当时长江以南完全没有那就更发达,所以我基础设施建设都是没有跟在后面。因此孙权迁都必须搞众多大基建工程。比如说迁都到建业还要在这里建石头城,营建新都到武昌还要在这里建武昌城。

蜀汉就更难办了,要地没地,要人没人,要钱也没钱。因为蜀汉没法你选择在刘璋缩小的基础上搞事业,有得混就不错了,的要啥自行车?

参考资料:《三国志》

相关推荐:

栏目分类

微商引流技巧网 www.yinliujiqiao.com 联系QQ:1716014443 邮箱:1716014443@qq.com

Copyright © 2019-2020 强大传媒 网站地图 rss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