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广告 1000x90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自媒体运营 > 正文

你混的是什么「圈子」?

来源:引流技巧 编辑:引流技巧 时间:2024-11-03

14 你混的是什么「圈子」?

 

 

“圈子”这个概念去年频繁的出现在各大社交产品中,目前已经有了很多解读。作为一个社交产品从业者,我也聊聊自己的看法,希望能有些价值。

主要分两部分说明:一是“圈子”这个概念,二是“圈子”这个产品。

拆开的原因在于:现在的多数解读,都已经预设了圈子就是“小组”这个结构,但实际上圈子还有更多可能。

所以,第一部分聊聊“圈子”是什么,有哪些产品空间;第二部分聊聊我们现在所普遍认为的“圈子”产品形态,有什么特点。

一、“圈子”这个概念

“圈子”是“存在共同依赖群体”,而依赖包括内容依赖、交流依赖、情感依赖等等。

先假设这个定义是对的,让我继续解释下去,如果能自圆其说,也算是个有价值的观点。

在这个定义下,现在常见的许多产品都是“圈子”——比如:“订阅号“、”QQ群”、“聊天室”、“论坛”……

但它们有很多表象上的差异,比如关系结构不同:订阅号非常的中心化,但论坛和QQ群却非常离散。

再比如内容上的差异:订阅号的内容非常的重,而QQ群却非常的轻。

这些表象上的差异其实都在反映一个背后的原因:构成圈子的人的差异。

所以,我们以人的维度,来理一理“圈子”这个概念:

二、圈子的产品形态

“圈子”是人因共同特征聚合而成的,但每个人对共同特征的“认同程度”是不同的。

对于每个个体,在对共同特征“不解”到“忠诚”的过程中,对信息和情感等需求存在着变化。

对于圈子这个群体,个人的量变最终会导致群体的质变,这让圈子产生了不同阶段,反映在产品上就是形态的差异。

1. 潜在圈

潜在圈只是存在“统计意义”的群体,如:“微博的男性”、“小红书的妈妈”等。他们零散的分布在网络各处,偶尔碰面了展开零碎的讨论。

他们没有稳定的社会关系,也没有一致的互动方式,这并不是圈子——但这是圈子存在的前提。

典型产品:没有Group前的Facebook

2. 内容圈(内容聚合人,人获得内容)

潜在圈中,有那么几个对共同特征更认同的人:他们中一些爱分享的人就成为了意见领袖,向周围广播着自己对共同特征的热爱(如小红书博主);而同样具备这一特征的人群,围绕着意见领袖聚集,为他加油呐喊,以意见领袖为中心形成内容圈。

典型产品:微信订阅号、微博、各类垂直媒体、Medium。

3. 社区圈(社区改造人,人获得认同)

逐渐越来越多人,发现了自己对共同特征的认同,也迫切想得到他人的认同;而想要被认同,只能多交流。

他们的交流影响他们的意识,他们的意识又再影响他们的交流——这意识就是“群体意识”,这交流就是“群体规范”。

终于他们越来越像,想一样的东西,说一样的话,做一样的事;1万个人就像是1个人一样,外界不再分别称呼他们姓名,而叫他们“这群人”(如JRs),他们就是社区圈。

典型产品:贴吧、虎扑、知乎、B站

4. 社交圈(社交鼓励人,人自我满足)

人永远在找和自己最相似的人做朋友。

社区圈会一步步的细分,圈中人越来越少,相似度却越来越高;相似度高过了熟人关系,社区圈就变成社交圈。

在社区圈中,要融入群体不免要努力营造人设,但社交圈中大家已足够相似,以至于人设完全没必要。此时才能放开自己,真实地自我表达——不用担心你的伙伴会抵触你,因为他们都懂你。

典型产品:微信群(熟人关系)

5. 小结一下

对于每个用户个体而言,从潜在圈到社交圈,是一个从“对自己一无所知”,到“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再到“希望获得认可”,最后到“认清自己,无拘无束表达”的过程——这同样也是需求层次从低往高逐渐被满足的过程。

对圈子这个群体而言,每个个体认识自己的过程,都会带来这个群体的变化:从内容消费的,到交流互动,再到人文关怀——这是圈子更有价值的过程。

另一方面,任何产品所在的形态都不是绝对的,往往是一个模糊区域,这取决于其用户使用这个产品的方式。

比如知乎,对于仅关注内容的人而言,知乎就是“内容圈”;对于真实的交流和分享的用户,知乎就是“社区圈”。

三、各类圈子的差异

上文提到了圈子的三种产品形态,现在说说它们之间的的产品差异。

因为都是信息交流群体,核心差异便在于对谁说(社会关系)、说什么(内容载体)和为什么要说(核心价值),所以就从这三个方面说起:

1. 对谁说(社会关系)

一个中心 → 多个层次 → 平等交流

在内容圈中,意见领袖与成员对共同特征的认知差异巨大,只有意见领袖的观点有价值。

所以,成员都只关注意见领袖,但互相之间并无关系,这使得信息的流动是近乎中心发散的(意见领袖→成员)。

在社区圈中,成员对共同特征的认知更加均衡但仍有差异:

他们收获了不同程度的认同,形成了多个社会层级(管理员 → 明星 → 成员 → 小白)。越高层级的用户的观点越有价值,占据了主要的信息流,信息从高层向低层流动(如小红书中博主通过文章交流,小白通过评论交流,前者是主信息流)。

在社交圈中,所有人对共同特征的认知都相似,他们的观点同样有价值。所以,无论是地位还是交流都是平等的。

背后的逻辑是:用户信息价值决定社会关系。

2. 说什么(内容载体)

文章 → 帖子 → 即时通讯

在内容圈中,成员对共同特征还不够认同,所以对信息的需求也不强烈;唯一的内容产出者——意见领袖只能通过更具价值、更加普适的内容来吸引用户留在圈中,即文章。

在社区圈中,成员对共同特征的认同有所提高——他们愿意消化更碎片的内容,想要看到更多样化的信息。

另一方面,普适的文章已不足以满足他们的需求,碎片而多元的交流讨论才能够帮助他们处理共同特征的各种情况——帖子成为了社区圈的主流。

在社交圈中,成员对共同特征的认同再次提高,他们及时地愿意消费圈中的任何内容,因为他们的相似度已经高到任何内容都能引起共鸣。

另一方面,对于成员来说,这个圈子不仅是共同特征本身,还关乎生活和情感。所以,此时即时通讯工具成为社交圈的主流。

背后的逻辑是:用户的信息需求决定内容载体。

3. 为什么说(核心价值)

意见领袖 → 氛围 → 情感链接

在内容圈中,唯一的表达者是意见领袖;他们始于热爱,忠于消费者的爱戴。所以,意见领袖虽能短暂地决定着内容圈的存亡。

但长期地来看:是内容圈的消费者,决定了这个圈子的长期存在——即使一个意见领袖没了,也会有新的意见领袖被拥戴。

所以,内容圈的早期竞争壁垒并不高,如直播、知识付费,都会以“重资挖人”的方式来提升竞争力,但圈子成熟以后以后,也会因消费者的忠诚度而难以颠覆(如斗鱼、抖音被挖人后依然健在)。

在社区圈中,表达者更多了,而“氛围”——那些些愿意聆听和反馈的人,才是表达者源源不断的原因。这使得任一成员的离开都能弥补,无法影响圈子的存亡。

所以,社区圈难以形成,而一旦形成忠诚度便极高——即使产品没了,他们也会在另一个地方相聚(如“内涵段子”和“即刻”在“皮皮虾”和“Jellow”上重生)。

在社交圈中,所有人都是表达者和聆听者。他们惺惺相惜、互相理解,这种情感链接带来的关系甚至超越了产品本身,会对真实的生活中造成影响(如早期论坛的爱好者,经常会举行面基大会,并长期保持联系)。

背后的逻辑是:“人”是圈子的核心价值。

4. 小结一下

所以,一个产品应该选择哪种圈子形态?

这取决于你当前的(或目标的)用户群在“共同特征”上是什么结构:

  • 如果大多小白,那挖掘一个意见领袖,能够形成内容圈;
  • 如果大多进阶,那可以聚集一下形成社区圈;
  • 如果都很资深,那就有社交圈的潜力。

另一方面,一个圈子只能提供一种信息价值,但不同阶段用户存在不同需求,即使更高认知的用户也需要满足基础的需求。所以,不同阶段的圈子是可以共存于一个产品的。

以产品经理这一圈子举例,内容圈存在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网站,社区圈存在于“即刻”,社交圈存在于微信群聊:一个产品经理会在不同场景下去不同产品满足个人需求,并且即使没有这样做,用户也会自发想办法发展出多阶段的圈子。

以论坛为例,本身是个社区圈,但其中的精华板块更趋向内容圈,版聊却更趋向社交圈。

四、如何建立一个圈子

近期越来越多产品,正在围绕“圈子”概念进行尝试。所以,接下来聊聊一个圈子应当如何形成,需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和步骤。

1. 所需的条件

1)有合适的主题

不同的主题,适合不同形态的圈子;有些主题,只占到用户日常的一小部分,只能形成内容圈(甚至没有)。而有些主题,却有形成社交圈的潜质。

简单的规律是:短期&低频的特征难以形成圈子,长期&高频的可以。

如:

“美甲”是难以形成圈子的,因为这是一个“低频”的特征——用户一个月美甲一次,想美甲时找内容,美甲完了就不关注了。

“母婴”易形成圈子,因为每天都有要照顾孩子的需求;而且每天的情况都大不相同,有太多事情需要讨论了。

2)有足够的能形成圈子的用户

上文提到,“人”是圈子的核心价值,所以找到合适的人是圈子的条件。

即刻能形成“产品经理圈”,是因为即刻本身产品经理够多;小红书就无法形成这个圈子,但小红书可能形成的“美妆圈”又是即刻难以建设的。

不同种类的圈子,还需要不同的用户配比和基数。

如“内容圈”的条件是:能找到“有足够消费意愿小白消费者”,和“少数高质的意见领袖”,任一方的不充裕,都会造成另一方的流失——就像炒菜一样,比例和量不对就难吃。

3)有聚合人的渠道

如果只有潜在用户,并没有办法把大家聚合起来,用户也只是松散个体,而不是圈子。

所以,圈子的第二个条件是“聚合人的渠道”。

在成熟的产品下,这样的渠道非常多。

如:

  • 百度贴吧通过百度搜索,认为“搜索同一关键词的用户”是“同一个圈子的用户”;
  • 微信订阅号通过朋友圈,认为“加了好友的用户”是“同一个圈子的用户”;

相反即刻就吃力的多——它既没有用户画像,也没有搜索场景,只能在首页力推圈子广场,而这种撞大运的聚合方式,效率就低得多。

2. 建立的步骤

上文将圈子定义为“存在共同依赖的群体”,而不是“有关系的群体”,区别在于“我是否在圈子里,取决于我的态度”。

比如:我“关注”了你的微博,并不意味着我加入了你的“内容圈”,我对你的微博内容形成依赖才是;这种依赖感,依托于长时间的信息输入,这是圈子建立的两个步骤。

1)建立信息“约定”

信息“约定”是一种愿意持续接受信息的承诺。

比如:

  • “下载”一个App,是我约定了你的内容,我主动选择的时候才看;
  • “关注”一个微博,是我约定了你的内容,我优先看;
  • “加入”一个微信群,是我约定了你的内容,我时时刻刻都想看。

选择什么样的“约定”取决于用户对共同特征的依赖感。越是进阶的圈子,就可以向用户要“更高权限”的约定。

但在促使用户建立“约定”的方式上,不同产品五花八门:

  • 公众号要先“关注”后才能看全部内容;
  • “微博”浏览一定时间后就提醒你要“关注”一下。

另一方面,约定虽有权限的不同,但所有约定都需要稳定,不稳定的约定会打消用户的依赖感。就像早餐铺,稳定的开在一个地方,才会有更多的老用户。

2)产生信息的传递

人是通过“信息”来改变想法的,约定建立后,就需要传递足够的信息来改变用户的想法,建立依赖感。

这不只是“内容推送”,也包括了用户来到圈子后的界面设计、心理暗示等。

不同形式的圈子所要传递的信息,同样取决于用户依赖的是什么。

比如:

  • 在内容圈中,用户依赖的是“内容”,那应当传递“最近文章”、“好文集合”等信息,帮助用户选择内容;
  • 在社区圈中,用户依赖的是认同感,那应当传递成员情况,社区规则等,帮助用户形成认同。

长此以往,经过一定时间的发酵,就能形成“圈子”。

3. 小结一下

圈子的建立需要日拱一卒,让时间来沉淀;操之过急不会有效果,可能无心插柳,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另一方面,圈子的建立过程虽然简单,但是所需条件却非常苛刻;无论是“有潜在用户”还是“有渠道聚合”,都不是一个初创产品能做的事情。

“圈子”更适合的是有一定规模和明确用户画像的产品,通过圈子来培养用户粘性的方式。

比较典型的如“美柚”,“美柚”本身是一个工具产品,用完即走,但却具备形成圈子的条件:一是存在大量年轻或备孕的女性;二是用户在美柚上留下了大量的能够用以匹配圈子的信息。所以美柚推出圈子便是件顺其自然还能提升粘性的事情。

这也是大多数成功的圈子,如订阅号、贴吧、豆瓣小组,都不是独立创建的,而是依托于大平台建立的原因。

五、圈子的过渡态:“临时圈子”

上文对圈子作了定义——“共同依赖的群体”。

“依赖”是一种长期的行为,但以人有限的精力,能“依赖”的事物是少的,能加入的圈子也很有限。

想想我们下过那么多App,关注那么多公众号,经常使用的能有多少呢?

另一方面,人们生活那么丰富,碰到好多问题,短暂地需要好多东西——购物的时候想查攻略,失恋的时候想谈谈心……这些内容并不会长期依赖,却又短暂需要,这就是临时圈子。

1. 临时圈子的产品形态

临时圈子其实并非圈子,它是为了短暂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具备更强工具属性:圈子是“共同依赖的群体”,临时圈子就是“共同特征的信息”:

  • 内容圈的临时圈子是“搜索”(包括但不限),短暂地满足用户对内容的需求;
  • 社区圈的临时圈子是“话题”,能短暂地满足用户对交流的需求;
  • 社交圈的临时圈子是“聊天室”,能短暂地满足用户对情感的需求。

这些产品同样活跃在互联网中,为对共同特征不同程度依赖的人群服务。

2. 临时圈子的产品特征

1)能预测圈子的主题

临时圈子是短暂地满足用户需求,而若这种“短暂地满足”成了“长期的习惯”,便形成了依赖——形成圈子的要素。

比如可以通过用户高频搜索的内容,寻找潜在的内容圈;通过用户用户高频谈论的话题,来预测潜在的社区圈。

2)能过渡产品形态

在实际产品演变中,临时圈子也成为衔接圈子状态的重要一环。

大方面看,搜索引擎催生了媒体网站,聊天室催生了QQ群;小方面看,即刻的“圈子”,是在“话题”功能上改造,而“聊天室”又是在“圈子”的基础上构建。

3)覆盖更多人群

对共同特征深度依赖的人数,远少于临时需要一下的人数,这让临时圈子能覆盖更多的用户群;并且对用户来说,加入任何形式的圈子都有心理压力(因为要签订信息约定),而使用临时圈子负担小得多,能满足那一刻的需求就好。

3. 小结一下

应该为我们的产品,设立什么样的临时圈子,其基本逻辑与圈子相同——由用户对共同特征的依赖程度决定。错误的预估只会带来错误的使用。

比如各类兴趣QQ群,大多数用户一加入就设置免打扰,此时这个群便不再是一个社交圈,而是一个聊天室——只有我想聊的时候我才聊——这是用户为这QQ群找到的新定位。

六、移动时代的圈子

上文聊了圈子形成的条件,简单的说就是哪个产品能更精准的“聚合合适人群”,就能发展“圈子”。

在Web时代,这种聚合通过“搜索引擎”完成——搜索相同关键字的人就是同一个人群,这带来了博客、贴吧、论坛的繁荣;但他们在移动时代,都因为搜索引擎的式微而衰落。

那么,移动时代的圈子在哪呢?

1. 桌面是一级入口,头部的圈子是App

手机桌面的App移动时代最快捷访问内容的渠道,这样头部的入口,被头部的圈子占领是显而易见的。

头部的内容圈如“头条”、“斗鱼”、“抖音”,头部的社区圈如“知乎”、“小红书”、“马蜂窝”,他们就是Web时代媒体网站和论坛,在移动端的呈现。

它们有大量的用户,所以也舍得做巨大的投入,不仅能支撑App的开发和运营,还能通过大量的广告投放来聚合合适的人群,占领用户的心智。

2. 头部App是二级入口,长尾圈子是小博客/小社区

长尾圈子的依托于更精准而细分的流量,在移动时代就来源于头部App。

因为大家越来越习惯在小红书搜索美妆穿搭、在微信搜索文章、在知乎搜索想法,这都为长尾圈子创造了条件。

所以,B站能形成“手办圈”,小红书能形成“油皮护肤圈”,豆瓣能形成“影视圈”等,都是可预见的。

长尾圈子的另一个特征是——无法作巨大投入,所以无法成为App,需要更低门槛的建立方式。

而“订阅号”、“微信圈子”就是“头部App”为普通用户提供的“低门槛建站工具”,同样为长尾圈子创造了条件(当然不排除小众的愿意成为App的圈子,但处境可能艰难)。

目前而言,长尾内容圈的分布已比较稳定,而长尾社区圈也在逐渐被开发出来;是微信通过“微信圈子”在长尾社区圈复制订阅号在内容圈的成功,还是更多头部App出来争夺用户,可能就是这几年的变化。

3. 小结一下

“圈子”类产品其实是一种非常常规的产品结构,只不过随着用户习惯变迁,有着不同的应用场景。

这类产品规律还是好找寻的:

最初用户仅有大众内容需求,仅需要大众媒体产品(36Kr等);后来用户有了大众化社区需求,这带来了大众社区产品(知乎等);

再后来用户有了长尾内容需求,又诞生了长尾媒体产品(自媒体);而现在用户又有了长尾社区需求……

——这正是去年“圈子”层出不穷的原因。

七、“圈子”这个产品

回到产品上的“圈子”,特指圈子种类中的“社区圈”,以“即刻”、“微信圈子”为典型;在上文中已有不少说明,下文将再对这种产品形态做更具体的讨论。

1. 为什么去年“圈子”产品不断涌现

上文提到,圈子产生的基本条件在于:有一群对共同特征存在依赖的用户,这是随着内容圈发展的历史的必然;而这一条件的逐渐成熟,正是去年圈子不断涌现的原因。

另一方面,主流兴趣社区在去年已成型:知乎、小红书等都经历了18年的大发展,占据了“知识分享”、“女性”等主流兴趣领域,但用户激增导致用户之间的差异性越来越大。

单一的社区氛围无法支撑如此体量的用户,常规的运营手段也无法面面俱到。与社区主流文化之间的存在差异的边缘用户开始流失。

而能填补这种差异性的办法,目前来看就是圈子,这种古老的论坛子版块的逻辑,成了新晋内容社区的抓手。

2. “圈子”能起到什么作用

1)细分社区,让小众文化用户能够找到“栖身之所”。

比如:一个热爱手绘的女生在小红书分享自己的画作,但在以美妆穿搭为主流的文化中,这样的分享并不会得到充足的反馈,但如若存在一个“手绘圈”,她的画作便可以得到同好的认可。

2)产生更轻量和生活化的讨论,带来更高的社区活跃。

目前的兴趣社区都是以“重内容”为主,是为了迎合普通大众的内容消费(更适合拉新)。

但这会让社区被PGC占据,在B站、小红书等都有明显的体现。而圈子聚合相似的用户群体,这种相似性让圈子成员愿意生产和消费更轻量和生活化的内容,与“重内容”相辅相成——“重内容”满足内容消费,“轻内容”用于交流讨论。

比如:当我要分享一个“煮鸡蛋”攻略时,我可以用视频或文章来表达,但当我只想吐槽一下买到了假鸡蛋,我就可以只在“早餐圈”抱怨几句。

3)为精细化运营提供工具

用户的差异性势必需要运营的精细化,圈子正是精细化的工具之一:它能够为运营聚合相似的用户群体,提供一个稳定的触达用户的场所。

比如:在没圈子前,想做一个“21天早餐挑战”,只能通过分用户群的活动推送,匹配不准确且打开率低。

但有圈子以后,在“早餐圈”做这个活动既符合用户习惯,参与度也会因氛围匹配高得多。

3. “圈子”产品特征是什么

“圈子”就是“社区”,圈子的产品特征就是社区的产品特征。

1)群体感暗示

是否能形成“群体感”,是区分“一群人”还是“圈子”的关键。这种群体感体现在社区的方方面面,比如:共同的语言特征(黑话):“皮皮虾—插眼”、“B站—AWSL”等等;共同的行为规范“B站—剧透预警”、“知乎—利益声明”等。

在圈子产品设计中,需要强调这种群体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

  • 入圈申请:通过入圈理由,确保成员都是同类人;
  • 规范说明:通过说明在圈子中能做啥&不能做啥,控制圈子内容;
  • 主题色/背景:通过定制型主题,暗示“这是个特殊的地方”
  • 成员列表:通过成员组成和社会结构,暗示“我们是一个群体”
  • 成员名称:通过特定的成员称呼,如“鹅组-鹅”,暗示“我们和他人不一样”

2)强互动

如何能够形成“群体感”,产品设计上的暗示远远不够,交流机制才是关键——越是高频的交流,越是能快速形成群体感。

目前来看,传统的帖子/动态依然是最好的选择。

一方面它的轻重刚刚好,轻到随手打几个字就能发布,没有心理压力,但又不至于像即时聊天一样,发布太过非常细碎的内容。

另一方面载体又足够多元,无论是链接、地址,还是投票、抽奖,都能兼容,能满足各式各样的交流需求。

有些圈子产品还有“聊天群”用来互动,但我觉得“聊天室”更合适。

正如上文所说,我们应当根据“用户对共同特征依赖”的程度选择内容载体,而“聊天室”是“临时聊天群”。

“平时不依赖,偶尔强依赖”,这是与“社区圈”用户的依赖程度更匹配的;就像现在大多数微信群一样,平时屏蔽消息,偶尔想起来了就聊几句。

另外,还必须社区圈足够大,才能经营得起聊天室。

所以“动态”是符合大多数圈子的互动方式;如果圈子人足够多,还能加上“聊天室”来增强互动频率。

特别提一下Slack,这种介于动态和即时聊天之间的产品设计,其实在实际使用中,用户会特意划分为动态板块和聊天板块,这不经意的划分逻辑,就是用户真实的需求的反映。

3)定制化

因为不同圈子用户需求的差异,所以需要不同的功能来满足。类似于Web时代的论坛都使用Discuss,但不同主题的论坛在功能上也有差异。

以下罗列一些常见的定制化:

  • 地点/商品圈子:比如“上海美食圈”,需要一些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内容表达
  • 交易圈子:比如“手办交易圈”,需要商品价格的展示、在售/售出的标志等
  • 任务圈子:如“早餐打卡”圈,可以有一些打卡任务供大家完成
  • KOL圈子:类似于“知识星球”,只有KOL和管理员才能够发布内容

八、斗胆聊聊对各类产品的看法

1. 微信圈子

微信具备发展任何形式长尾圈子的全部条件。

早期用户只是对内容有渴求,微信就通过订阅号来布局长尾内容圈且大获成功;现在用户对交流有渴求,微信就有微信圈子来布局长尾社区圈。

我觉得微信圈子的问题目前在于产品运营策略上——

一个以晒照和投稿为主,又无法自由交流的信息流,是不能形成社区圈的,只有细碎且自由的讨论才行;

而一旦建圈的路径跑通,加上精准用户画像和一级入口,看好微信圈子的长期发展。

2. 飞聊

有着字节跳动庞大的用户群,还有精准的匹配算法,同样具备发展长尾社区的条件。

但如何将头条抖音用户群聚合在飞聊,可能不仅是一个运营策略问题,也是内部协作的问题。

3. 即刻/Jellow

依托于早期积淀的高质量用户而建立的社区。

但问题在于:一是没有存量用户群,靠广告投放拉新的成本过高;二是缺少精准匹配的方式,用户匹配圈子的漏斗过大。

所以,只能在现有量的基础上优化留存,想要再扩展用户群还需要找到新的工具向或媒体向的场景。

其他如“领域”、“岛”等纯圈子类产品也会碰到同样的问题,做到小而美可以,但是想再扩量非常艰难。

4. 大众点评

有大众点评这一头部社区,再做尾部社区顺其自然,几乎不会受到其他产品太多干扰;但较为根本的问题在于:“吃饭消费”是一件低频的事情,想要有更粘性的圈子还需有更高频的主场景。

另一方面运营策略上太偏KOL内容,产品功能上通过“文章”来互动成本略高,这都不利于形成圈子,但这些都是可改进的。

其他如“小红书”、“知乎”、“B站”等主流社区,和点评一样,只要产品和运营策略没大问题,对能形成长尾圈子都非常看好。

5. 知识星球

通过KOL的内容圈发展出社区圈,解决了“前提”和“聚合人”的问题,的确是纯圈子产品的冷启动方式。但如若主流兴趣社区产品搭建了自身的KOL圈子产品,对知识星球就不再需要。

比如:一个美食KOL,在点评有着更广泛的潜在人群,为什么要来知识星球呢?

同理,其他以KOL主打的圈子,都会面临着被主流兴趣社区兼并的风险,不看好这一类圈子产品的前景。

6. 小结一下

“圈子”产品(社区圈)是比较易于理解的产品,目前各家对于圈子产品的设计也大同小异,主要的创新点不在于骨架上,而在于“对各个兴趣群”的定制化上。

整体来讲,“圈子”产品(社区圈)是一个“难以拉新、可以促活和留存”的产品形态。

所以,并不适合作为单独的产品冷启动,而适合作为“主流社区”的一个补充功能,解决活跃和留存的问题(如果未来如果有长尾圈子的巨无霸集合,也有成为独立产品的可能)。

 

作者:许律周清

 

上一篇:8条新媒体运营建议,新人必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栏目分类

微商引流技巧网 www.yinliujiqiao.com 联系QQ:1716014443 邮箱:1716014443@qq.com

Copyright © 2019-2024 强大传媒 网站地图 rss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