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走上正路”
过去几年,罗辑思维一直是新媒体行业的标杆和典型,可以带五条杠的那种,用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的话说:在外界看来,过去的我们是一个“妖风阵阵”的公司。
从无理由的会员包养,到不知道里面是啥的图书包,再到月饼、大米、甲方闭嘴和papi酱。
从脱口秀、60秒语音、跨年演讲、6小时长谈到直播开会。
罗辑思维一直在实践着当年他们提出的“造浪理论”,不断搞事情。
从某方面来说,罗辑思维是成功的,它成功地不断地吸引外界的注意,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现象级的企业。
从某些方面来说,罗辑思维并不成功,它的不成功在于缺少一个持续的业务,没有“业务资产”的持续积累和长久经营的机制。
但是,从去年的得到APP开始,罗辑思维这家公司发生了一些变化,今天我们会看得更清晰一些,就是罗辑思维开始走上正路。
罗辑思维走上正路,这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有了可持续的产品开发路线。得到APP从音频知识的生产中,找到了可持续的产品开发路线,尽管订阅专栏、精品课、每天听本书都是不同的产品,但它们都有相同的开发逻辑,那就是为人类生产音频知识内容。
2、产品具有了可复制性。之前的公号60秒算不上产品,而是一个导流入口。现在的知识产品,可以无限复制,就像可口可乐。这就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根本基础建立起来了。
3、产品的边界清晰。从刘润5分钟商学院开始,得到的订阅专栏有了系统性的生产能力和体系,接着就是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武志红的心理学、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卓克的科学课、严伯钧的艺术史等等,得到APP是在持续开发人类知识体系中的通识类课程。
4、产品可以被外界模仿。得到APP之后,业内大量的模仿产品上线,就像苹果推出后,大量的安卓品牌上市,说明这是一个被接受的大市场。不仅仅有与得到APP重合的产品,也有其他领域的内容产品。而在之前,罗辑思维的所有东西,是无法被模仿的。得到引领的订阅专栏、每天听本书、精品课这样的形式,已经被其他同行快速模仿了。
5、公司没有时间再想怪招搞事情了。过去的妖风阵阵,就是因为业务不持续,必须要搞事情,而现在没时间“怪招频出”,是因为持续开发产品要耗费的精力太大,根本就没时间搞了。目前得到APP上线的有30个订阅专栏,每天听本书出了近500本,而且还在加速、持续开发中,参与内容制作的老师从北大清华的知名教授(如薛兆丰、宁向东),到业内的大神级人物(曾鸣、徐小平等等)都有。
6、业务可以深度挖掘。音频类的知识内容,谈不上是个全新形式,但可能是从得到才开始流行的一种内容形式。它与书籍一样,将会成为未来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那么,音频形式的知识内容,就具有深度挖掘的潜质。可以说,人类历史上所有的知识,都有机会被用音频的形式重新生产一遍。这么看来,罗辑思维开拓的这个业务领域,还可以非常深度地挖掘下去。
7、上下游合作商开始大量找上门来。这等于创造了一个产业链,现在声优、内容生产者、分销商、其他合作伙伴开始主动与得到联系,慢慢将会形成整套的产业链条。
过去,没有走上正路的罗辑思维痛苦的地方在于业务没有可持续与可拓展性,但好处在于也没有什么友商能杀进来抢地盘。
今天,走上正路的罗辑思维恰恰相反了,业务的持续性与可拓展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与此同时,作为领头羊,友商们则用放大镜在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当然了,可能还是走上正路更好一些吧。
作者:小马宋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