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为年薪30W+的运营,你必须具备这4个“运营思
曾经有个朋友跟我探讨过这么个问题——
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在某些思维方式上,往往跟其他普通人是会有显著差别的,比如说:小快灵总是要优于大而全,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案都会优先考虑转化为机制化,一切问题都会回归到“用户、需求、场景”三要素去加以具体分析,等等。
那么,一个优秀牛逼的运营,是不是也可能存在着一些与普通人不同的,特定的思维方式?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也跟很多人聊了一下,我发现,除了像数据、策划、沟通推动这样的一些偏技能层面的东西以外,还是普遍存在着4个思维层面的显著差异点的。
下面我来一个个讲。
流程化思维
一个优秀的运营和一个普通人之间会存在的一个核心差别,就是优秀的运营拿到一个问题后,会先回归到流程,先把整个问题的全流程梳理出来,然后再从流程中去寻找潜在解决方案。而对普通人来说,则更可能会直接拍脑袋出解决方案。
举例:曾经有人通过在行来约过我,然后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黄老师,我们现在想做一个面向HR的活动,想通过这个活动给我们的微信公号带粉丝,这个事情我们线下是不是活动现场签到时放个二维码就行了?
而我是这么回复她的——
假如围绕着如何通过这个活动给微信公号增加粉丝为目的,我们可以先来梳理一下这个活动从前到后的整个流程,我猜大体应该是这样的:
基于这个流程,我们可以来看一下在每一个环节,有哪些事情是要做和可做的:
简单来说,在活动宣传这个环节上,我们要考虑的事情可能包括了活动时间、地点、嘉宾等的确认,活动宣传的推送渠道、时间和频次等,但如果基于拉粉来考虑,其实这个环节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是活动的文案传播度和转化率到底怎么样?所以,如果是要做到极致,我们应该在这个地方着重去打磨出一篇传播度还不错的活动宣传文案。
然后是第二个环节,关于报名,这个部分我们要考虑的东西是活动名额和报名机制。而围绕着拉新,可以关注的事情,可能就是报名机制了,举最简单的例子,要是把活动的参与机会变得更稀缺一点,然后转而让用户们先完成一些任务(最粗暴来说,比如活动文案转发)才能获得活动参与资格?
再是第三个环节,报完名后等待活动开始。在这个环节里,我们其实可以考虑跟用户做一些互动的,我也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要是你在这个环节给每一个人都做一个那种看起来逼格很高的一个电子邀请函,你觉得他们愿意转发到朋友圈去分享的机率是不是更大一点?
再然后,又到了活动进行现场,这里除了活动的流程外,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考虑设置一些可以促进传播的现场趣味互动小环节?比如说,你是不是放个特别酷或者特别可爱的玩偶,然后所有人活动前可以跟这个玩偶一起拍照以特定句式发到朋友圈,然后活动结束后,看谁获得的点赞留言最多,可以拿走一个大奖品?
以上,以此类推。
当时,她听完我的反馈后,楞了好一会,说:原来一个活动,还可以有这么多玩法,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其实,不是她想不到,而是她基本思考问题的方法就是有问题的。切记,对于一个优秀的运营来说,拿到某个具体问题后,一定会遵循以下这样3个步骤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包括,假如你做了一个活动效果不佳需要去具体分析它的原因,你应该先把整个用户参与这个活动的流程梳理出来,再从具体每一个环节的数据去看问题到底都出在哪些环节,而不是纯靠拍脑袋式地觉得“这个活动就是烂”。
而,关于“要先有流程,再有解决方案”这一点,其实不止是对运营,对于产品来说,也是一致的。
甚至是,放大到更大的范畴内,比如一家公司的运营,你也需要先梳理清楚大的业务流程和逻辑,然后再从中去看当下每一个环节的现状、问题,并制定相应策略和具体工作,这个道理都是相通的,也是为什么有人会说“在一家公司里,一个优秀的运营,是距离成为COO最近的人”。
精细化思维
讲完了流程,我们可以来聊另外一个紧密相关的思维习惯了:精细化思维。
其实,做运营做久了,你真的会发现,一个牛逼的运营,很多时候真的是通过大量的细节和琐碎事务,最后堆砌出来了一个牛逼神奇的产出。
也正因为如此,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运营,你需要具备很强的精细化思维和精细化管理能力。
再换成人话讲的话,就是:你必须要能够把自己关注的一个大问题拆解为无数细小的执行细节,并且要能够做到对于所有的这些小细节都拥有掌控力。
我来分享个例子,大概4年以前,我有一位做微博运营的同事,坦白说他的策划、创意能力都不是特别出众,但他仍然在短短3-4个月的时间里给我们的微博做了十几万粉丝。
这背后的秘密,是他有一张表。
首先,他有一个自己工作的SOP(标准工作步骤),比如在“微博营销SOP”这个表里的内容是这样的:
你可以看到,关于这个微博要怎么运营,他把内容上分成了若干个栏目,然后清晰界定出来了每个栏目的内容定位和分析、典型的内容范例,还有内容素材的渠道来源。
这样一来,是不是就感觉清楚多了?
然而这并没有完,我们继续往下看。
这是他的另一个表,叫做“微博排期表”,他在这里面把一周内这个微博所有要发布的内容排期都已经全部做好了,发布时间精准到分钟。
还有这个表:知识类微博素材。他把自己收集到的所有知识类微博素材都放进了这个表里,然后这里就成了他的弹药库。
除此以外,这张大表里,还有很多NB闪闪的子表,我就不一一说了,比如“推广排期表”、“课程微博文案汇总”、“首页课程排期”……等等。
是的,你发现,他基本上把自己要关注要做的事情,已经拆解和精细化到了接近极致,也基本已经完整Cover住了他自己微博运营工作中的全部细节。
而当他对自己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做到了这个程度之后,他可以据此创造出来一些“神奇”的结果,并不是一件太出人意料的事情。
把这个思路套用到我们面向用户的运营过程中,其实也是一样的:你的用户可以被分成哪些类别,对于每一类,再每一个体验点上我们可以使用哪些不同的运营策略和运营手段,当把诸如此类的这些事情切分和做到极致之后,你的运营指标的拉升,其实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杠杆化思维
第三个思维,其实我们在之前的有两篇连载里面已经提到过了,就是杠杆化思维。
就像我们一再提到的,好的运营,其实是有层次感的,你总是需要先做好做足某一件事,然后再以此为一个核心杠杆点,去撬动更多的事情和成果发生,典型比如——
- 我先服务好一小群种子用户,给他们制造大量超出他们预期的体验,然后我就有机会借此为杠杆,去撬动他们在此后帮助我就进行品牌和产品传播的意愿(还记得小米的米粉吗);
- 我要做一个活动,先集中火力搞定了一个大佬,就可以以此为杠杆点,去撬动更多人的参与意愿;
- 还是做一个活动,如果我能先集中火力把这个活动的参与名额变得很有价值很稀缺,我就可以借此为杠杆,去撬动用户愿意为了参加这个活动而去付出更多成本,比如,去完成几个我所设定的任务;
甚至是,这个思路,套用到做人上面,也是一样的——我要是先花大量时间先让自己具备了一项不可替代的核心能力(比如对我来说,这个东西就是写文章),我就可以以此为杠杆,去撬动大量的资源和机会向我靠拢。
所以,一个优秀的运营,脑子里也一定要时刻保持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
围绕着我想要达成的结果,当前可能有哪些东西可以成为我的杠杆点?
生态化思维
前面我们也已经说了,好的运营,其实无非就是在不断“做局”和“破局”。
而“做局”这件事,其实很多时候,就是在搭建一个生态。所谓生态,其实就是一个所有角色在其中都可以互为价值、和谐共存、共同驱动其发展和生长的一个大环境,好比,一个几百人的微信群,要是大家在其中都很活跃,彼此也都能给其他人多少提供和创造一些价值,让这个群可以自然良性发展下去,它就已经是一个小生态了。
且,互联网运营与传统运营的一个很大的差异点,就是你会有更大的空间和机会,基于线上去搭建起来一个可良性循环的生态。
而能否成功搭建起来生态,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你要能够梳理清楚并理解一个生态间的各种价值关系,或者说,脑子里要先有一些生态的概念和模型。
先来看一个比较简单的例子,下面是去年曾经爆红一时的APP“17”的核心业务逻辑图——
在这张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其实17要搭建的是一个以内容为中心的生态,一方面要找到主播,通过发图片、短片、直播等方式来提供内容,另一方面则是要找到观众,通过观看、点赞、评论、分享等方式来消费内容。
二者之间一旦能够建立起这个关系,且双方的数量都突破一个临界点后,17的APP站内就会形成一个天然的内容生态。
再举个例子,下面这张图,是美丽说网站早期的站内用户生态图——
你会发现,在这个生态中,美丽说把自己的用户分成了时尚达人、超级达人、活跃用户和需求大众4类,其中时尚达人承载品牌树立作用,超级达人主要生产和创造内容,活跃用户主要会加速优质内容的传播,而需求大众则主要是消费内容的。
这当中,尤其围绕着超级达人、活跃用户和需求大众之间,就存在着很紧密的价值相互提供关系,而当所有的这些关系都被打通串联起来了之后,这个用户生态也就形成了。
其实,以此回过头去看的话,在很多QQ群、微信群里,都存在着类似的生态,都是会有少量的人扮演着核心内容生产者或服务提供者的角色,在群里发起话题,给大家提供帮助等等,而更多的人,则是一个纯粹的消费者的角色,默默在群里呆着,偶尔插上几句话。因为他们之间基于这个群而结成了这种价值供给的关系,这个群也因此而成为了一个小生态。
差别只在于,有的群管理员,可能根本对这些都没什么概念,只是误打误撞的把这个群做了起来,但究竟这个群是怎么起来的,他根本说不出来个一二三。而有的群管,则是一开始就明确了这个群生态的大概逻辑和模型,且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让这个小生态最终能够成型的。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这篇连载所要分享的全部了,我认为,理解了这些,对于你往后在自己的运营实践中可以有更多的思考,以及可以更好的去吸收很多方法和干货,是至关重要的。
到此为止,我们连载的第二大部分也就正式告一段落了,我仍然希望强调一下,对于一个新人来说,优先要做的事情,应该是先让自己具备一些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而不是直接奔着方法和技巧去。两者间的关系,好比一个是内功心法,另一个是武功招式,假如内功和心法没有足够的积累,直接就奔着招式去了的话,是会很容易走火入魔的。
作者: 黄有璨
来源:三节课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