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扶贫,肥东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在行动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农村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但从总体上看,部分地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农村人口想通过电子商务就业创业和增收脱贫的道路任重道远。
荣事达荣电集团作为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企业的先行者,在自身电子商务的发展中探索出了丰富的模式和经验,集团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与肥东县政府共建肥东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投入到电商扶贫中来。
产品整合,建成农产品线下体验中心
公共服务中心立足肥东,建立肥东县农产品特色馆,搜集展示18个乡镇、2个园区超过200个品类、600多件肥东本土农特产品、旅游资源、人文资源,联合肥东县现代农业协会积极开展特色农产品展示,同时打造自主品牌。
农产品线下体验中心既是对外展示和辐射的窗口,同时是农产品的销售中心、服务中心、物流中心。线下体验中心,实现了农产品实体展销与“互联网+”的营销模式,打破特色农产品销售的空间壁垒,使之成为促进农产品流通、助农增收致富的综合服务平台。
电商人才培训,建设专业化人才队伍
拥有农村电商专业型人才才能持续推进农村电商的发展,而农村电商人才难招、难留现象却普遍存在,特别是缺少中高端人才和具有实操经验的电商人才。打破农村电商人才稀缺的情况,需要开展人才培训。
自公共服务中心2017年8月份正式成立以来,四个月时间,中心完成全县农村青年、大学生村官、家庭农场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共25场计3553人次的电商培训。其中,首期下乡培训20场计2406人次,中期提高班培训3场计490人次,高校培训2场计557人次,帮助学员成功创建138家店铺。
在培训之余,公共服务中心还组织营销实战活动,让参与培训的人把电子商务专业知识运用起来:举办电子商务技能大赛,促进培训成果得以最大化运用;举办电商扶贫暨名特优品O2O线下体验活动,总销量突破200万;尝试小程序直播+电商,完美的将农产品的源头及生产过程呈献给广大网友,将零售业应用于农村电商中。
农产品网货化,打通农产品上行之路
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国民的广泛关注,如何从源头把控,如何获得消费者信任,如何实现规模化生产,如何形成差异化,这些都是目前农产品上行的热点与难点。
公共服务中心在完成肥东农产品整合后,成功以野生瓜蒌、竹塘挂面、五黑鸡绿壳蛋、土鸡蛋等肥东特色农产品为突破口,通过基地拍摄、包装设计、产品企划等成套的营销策划,孵化了首批肥东本土农产品,实现网货化、品牌化,提升肥东农产品品牌影响力、知名度。
中心现已和京东扶贫馆、皖货精品、聚农e购、顺丰大当家、杭州云集、拼多多、拉卡拉、菜菜美食、阿里兴农扶贫平台进行产品对接,部分肥东产品已在平台开展正常销售。截止目前,中心针对肥东本土的农特产品,先后通过主流电商平台、礼品渠道、微商社群渠道实现农品销售合计543.8853万。
挖掘新农人,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中心积极引导、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吸纳扶贫对象就业、土地流转、代销农产品等帮扶模式,增加贫困户家庭收入。同时,创新扶贫模式,联系县农业协会结对贫困村,免费提供贡品小南瓜等市场旺俏产品种苗,并提供技术指导和产品回收,增加贫困家庭收入渠道,已涌现出元疃瓜蒌籽创业者汪成、竹塘挂面传承者马新权、牌坊乡爱心瓜哥元运竹、回乡创业的90后大学生胡盼盼等一批新农人代表。
一批批新农人的涌现可以吸引更多人投身到农村电商中来,进而去学习和复制新农人的成功模式。新农人在有所建树后,也可以带动村民就业,安排剩余劳动力增加了农民收入,带动了更多农户实现小康。
生态发展,电商特色小镇与电商示范村建设
在电商扶贫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精准扶贫,在肥东县率先培养出一批电商特色小镇与电商示范村,让特色小镇与示范村引领带动县内其他非示范村镇的发展,最终实现全面覆盖、共同发展。支持建设农村特色电商产业基地、创业园,完善农村电商产业发展平台体系,打造集产业链、投资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于一体的电子商务创业创新生态系统。
古城镇开始以胡盼盼家庭农场为代表的案例打造与零售业模式应用,现已开展基本数据采集工作;桥头集镇以山镇壹碗面为代表的肥东手工挂面体验馆项目为代表的案例打造,重点开展以电商+旅游+社群为核心的乡镇模式构建,现已完成体验馆装修。
中心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根据省委省政府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和“电商安徽”建设要求,在巩固农村电商全覆盖工作成果基础上,着力加强农产品上行服务能力建设和农村电商品牌建设,扩大农村产品网络销售,提升农村产品上行质效,强化典型示范引领,推进农村电商发展。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