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怎么做(“沉浸式”旅游 收获“心流”体验
当我看到草原上的火山、变身‘宇航员’的游客时,仿佛进入了《流浪地球》的片场。夜晚仰望星空,星星离我那么近,又多又亮,偶尔会联想到电影中的情节,内心既惊喜又感动,还有一点淡淡的忧伤。我觉得那是一种‘心流’状态吧。”北京女孩周周这样回忆暑期的乌兰察布之行。
“心流”这个积极心理学中的概念,现在常被人们用来形容一种心理状态。当一个人全情投入地做一件事情,处于忘我的状态,内心充实、满足,就可以说他(她)进入了“心流”状态。“也可以简单理解为内在精神的自然流动,它使人的生命得到滋养,达到更好的状态。旅游可以使人来到新的环境,通过‘置身其中’,获得‘心流’体验,这大概也是年轻人喜欢旅游的原因之一吧。”周周说。
在远方,找到那个场景
这个夏天,凉爽的气候使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吸引了众多游客,而周周和她的伙伴们则更看重那里独特的火山地貌。“我们都喜欢电影《流浪地球》和《宇宙编辑部》,察右后旗的乌兰哈达火山群让人联想到外太空。当地还出租宇航服,感觉很适合我们搞活动,加上之前也有小伙伴去过那里,距离北京又近,所以我们就利用周末过去体验了一把。”周周说。
因为没抢到火车票,她们十几个人只好包车去,周六出发周日回。“虽然只有短短两天时间,但是置身在那样的场景,白天看到‘外太空’和‘宇航员’,晚上小伙伴们拉起荧幕调好设备,一起在星空下看《流浪地球》和《宇宙编辑部》,那种感觉很独特。”周周说,除了这些,吃烤全羊也是大家的美好回忆,他们还买了各种乳制品,回家后继续“回味”。
这个暑期,电影和旅游的结合显得尤为紧密。周周一行是去远方,找到那个与电影里的场景类似的地方,置身其中,打开“五感”尽情感受,获得一种物质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充实。很多旅游目的地也积极借热映电影之势开展旅游营销、推出影旅结合的体验项目,主动吸引游客到影片故事发生地沉浸式体验。
随着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热映,到影片故事的发生地河南鹤壁看看朝歌古城以及与封神文化有关的景点,在现实中寻找电影的影子,成为众多影迷的心声。电影上映之初,鹤壁市就联合电影制片发布方推出了“看封神·游朝歌”活动:在一年内,全国所有观看《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的观众,可凭纸质电影票免门票游览鹤壁A级景区。
淇县(古称朝歌)拥有鹿台阁、摘星台、纣王墓等30多处朝歌文化遗址。据报道,电影上映期间,鹤壁市先后投资500余万元,主要对淇县的朝歌遗址公园、朝歌老街等景区进行改造提升,并举办了封神“淇”妙夜暨首届朝歌封神文化节文旅消费季活动,推出封神之夜嘉年华、封神之旅自驾游等子活动,上演“武士迎宾”“纣王降香”“朝歌盛世”等情景剧,再现“朝歌风云”。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文化规划中心主任钟晟告诉记者,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热映期间,武汉黄鹤楼景区推出了“诗词奇妙夜”主题游园活动,通过创新营造沉浸式体验空间,重现“崔颢题诗、李白搁笔”“故人西辞黄鹤楼”“江城五月落梅花”等著名的诗词典故与意境,并举办诗词文化特别展演活动,给游客带来文化旅游新体验。“高质量的国产电影给旅游市场带来很多机遇,旅游目的地要通过更多创意满足影迷‘找到那个场景’的需求,打造文旅消费新空间。”
在近处,融入一种意境
这个夏季,为了抢毛不易演唱会的票,小昭请了六位好友帮着抢票也没能抢到。“朋友劝我,能亲眼看到自己喜欢的歌手站在舞台上,现场感受舞台设计、音响效果、观众互动,当然很好,不过现在很多演出质量都不错,省下来的票钱可以多看几场这样的演出。我想也是,可以选几场好的演出看。”她说。
8月初,记者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就欣赏了一场“这样的演出”。
8月10日,《古籍里的古曲》系列音乐会之《人生况味》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上演。音乐会以质朴的《关雎》开篇,壮怀激烈的《满江红》把演出推向高潮,《霸王卸甲》之悲壮、《杏花天》之悠然、《酒狂》之酒醉酩酊、《广陵散》之戈矛纵横……道尽人生况味。古曲吟唱、古诗词吟诵、昆曲演唱以及中国画意境的舞台氛围,使观众沉浸在艺术世界里,通过音乐品味人生。
中国煤矿文工团演出中心副主任马凯琼介绍,《古籍里的古曲》系列音乐会由中国煤矿文工团出品,联合国家图书馆、中国艺术研究院共同制作,是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立项资助项目。《古籍里的古曲》项目2022年3月立项,目前已推出《汇流澄鉴》《望月怀远》《人生况味》《广陵绝响》《天地英雄》5部作品。系列音乐会演奏的曲目和讲述的故事,均出自古籍记载,选取古谱加以编配,以当代视角引领观众感受古曲韵味。
《人生况味》是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打开艺术之门——2023暑期艺术节”众多演出中的一场。8月31日,艺术节在中央芭蕾舞团优雅的演出中落下帷幕。61天里,73场演出、12个艺术夏令营、3个全天12小时马拉松音乐会,陪伴7万余名观众度过了丰富的“艺术一夏”。
“《人生况味》的票价非常亲民,分30元、60元、90元、120元4档。置身于中山公园的优美环境中,赏过美景后再听一场这么有特色的音乐会,无论如何都值回票价。有机会还要再来。”观众李小姐说。
北京保利紫禁城剧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坚表示,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文化艺术基金多年的大力支持下,“打开艺术之门”已成为深受北京市民喜爱的文化惠民艺术品牌,成为京城百姓家庭不可错过的夏日“打卡点”。
“北京正积极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大力推进‘演艺之都’建设。近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首批演艺空间培育入围项目正式公布,这是市级层面第一次针对演艺空间予以培育支持。这些富有特色的演艺空间会为北京市民提供更丰富的文化产品,也会成为外来游客深度感受首都文化的新去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副院长王欣说。
记者了解到,此次入围项目涵盖了传统剧场、园区街区、文化遗址以及商业综合体等多元空间类型。其中,既有活化利用公共空间的天桥艺术中心、中国木偶艺术剧院等传统大中型剧场,又有打造新型演艺内容的鼓楼西剧场、西区剧场等小型剧场;既有吉祥大戏院、东方艺空间、爱乐汇、虞社演艺空间、正乙祠戏楼等别具特色的商业空间、园区街区改造空间、文化遗址等演艺新空间,又有繁星戏剧村、中间艺术区、开心麻花·花花世界等已形成集聚效应的演艺综合体或艺术集聚区。
在周边,静享一寸欢喜
今年暑期,北大红楼接待游客10万人次。暑期旅游高峰过后,在北大红楼附近工作的石女士就和同事约定,利用午休时间,把“光辉伟业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每个展厅仔细看一遍,争取每次都有新收获。
“以前参观过这个展览,是单位组织的党员活动。当时时间紧,很多内容来不及细看。看过电视剧《觉醒年代》之后,很想再仔细看看这个展览。展览内容非常丰富,我们就像一个自由组合的学习小组,也不贪多,每次就在一个展厅里‘泡着’,能有新的发现、学到新的内容,就是一种收获,所谓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石女士说。
目前,这个“学习小组”已经把第7展厅的展品仔细研究了一遍,了解了《新青年》从1915年创刊到1926年正式停刊的发展历程。“《新青年》经历了从月刊、季刊到不定期出版的过程,一共出版了63期,我数了展品,正好63期。我们仔细观察了不同阶段的封面设计,很有收获。最初名为《青年杂志》,封面上方的画特别醒目,画的是一排青年学生在学习交流。每一期的封面中央有一个人物头像,下面是繁体字,看不大清,我们就用手机拍下来放大了看,认出第一期是卡内基,第二期是屠格涅夫,后面还有王尔德、托尔斯泰……”石女士的一位同事说,发现了封面里蕴含的各种信息,她们很兴奋。
“沉浸”的字面意思是浸入水中,多比喻完全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全神贯注于某种事物。这种主动的“泡”展览,可以说是真正的沉浸式观展——主动把自己浸入展览中,乐在其中。
随着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博物馆纷纷推出沉浸式体验项目,带领观众深入观展。今年暑期,国家典籍博物馆就推出了以“典籍博物馆三十六夜”为主题的夜场专题系列活动,包括“酉时开讲”“限时集章”“博物馆梦游记”“夕市有礼”等活动。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的微信公众号里,观众纷纷留言,“名符其实的‘博物馆奇妙夜’。初衷是带孩子来感受典籍的魅力,每次却自己率先沉浸其中,进入心流状态!直到踏出大门,还回味良久。”“现在的博物馆真的都太‘卷’,举办的活动一个赛一个的好,不仅大人爱,小孩子也爱,不仅能学到各种知识,对孩子的各方面教育都提供了很多帮助,现在孩子都变成了集章小能手。希望孩子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爱上祖国的历史,爱上自己的国家。”
除了看展,听讲座也能带来“心流”体验。9月3日下午,“致敬经典·乐读名著”名家公益讲座之“曹雪芹西山故里:《红楼梦》开始的地方”系列讲座在国图艺术中心举办。本次讲座的主讲嘉宾是国家一级导演、87版电视剧《红楼梦》贾宝玉的扮演者欧阳奋强,讲座内容是87版电视剧《红楼梦》贾宝玉银屏形象的塑造与台前幕后的故事。
“欧阳奋强讲得真好!我跟着他讲的有趣故事笑,跟着他提出的问题思考,不知不觉90分钟就过去了,觉得特别有收获!特别开心的是,还买到了好几把精美的《红楼梦》文创迷你团扇,准备送给好朋友。”观众陈小姐兴奋地说,这个系列讲座有10场,从9月到12月,各界专家从不同角度解读《红楼梦》,她非常期待这场美好的文学之旅。
“能从身边的文博场馆里获得‘一寸欢喜’,是城市文明带给现代人的福利。这些内心欢喜的人们,会成为城市更好的建设者。我们文旅人要加倍努力,给大众带来更多内心的欢喜。”王欣说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