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看板怎么做(浅谈“敏捷看板”的演进)
敏捷看板是什么
“看板”一词源于丰田制造,是用“一块板”来传递和控制生产环节,其核心理念就是杜绝浪费,提高效率。之后,看板被改进并应用于软件研发领域,软件领域的敏捷理念与制造业的精益思想开始相互借鉴和融合,于是衍生出“敏捷看板”的概念。“敏捷看板”就是采用敏捷和精益开发方法的工具,能够提升团队的价值交付能力。
看板在日常研发应用的过程中,根据产品或敏捷团队的痛点和实际需要,经历了数轮演进。如下示例,是个人在实际项目管理过程中已应用过或觉得较好的看板模型,供各位看官参考。
第一代敏捷看板
初代看板模型,也是其他看板模型的“鼻祖”。它将用户故事的状态分为未开始、进行中、已完成。通过改变UserStory的状态来直观地管理迭代的进度。
第二代敏捷看板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状态为未开始、或已完成的UserStory没有什么争议,不过进行中的阶段太大,包含的内容较多,尤其是产品研发要经历调研、分析、开发、测试、上线投产等一系列过程,简单的通过“进行中”一个状态管理,无法直观地发现UserStory的阻塞点发生在哪个阶段。因此,为了更加直观地管理迭代进度,将进行中的各阶段进行更加细化的拆分。
第三代敏捷看板
产品迭代一段时间后,有人提出来:虽然UserStory在研发的某个阶段,但是通过看板我无法知道这个用户故事是没开始做呢,还是正在做?没开始做的有多少个,正在做的又有多少个?除了跟相关人员沟通外,无从得知,这样无形中增加了管理的沟通成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研发过程中的每个阶段拆成未开始、进行中。已完成的用户故事直接移动至下一阶段的未开始中。
第四代敏捷看板
在第一代至第三代的敏捷看板,重点关注的是用户故事。不过,在当前降本增效的大趋势下,企业希望研发、测试等团队成员把每个任务项都记录并管理起来,如某个用户故事的研发,不仅涉及编码,可能还涉及数据库表的设计、联调接口的网络策略开通、甚至是虚机部署模式下的服务器申请等。因此,为了更加精细化的管理,将用户故事进一步拆分,形成一个个任务项。如果在使用过程中,看板的元素较多影响展现,可以通过角色、任务类型进行筛选,形成不同维度的视图看板。
第五代敏捷看板
根据PMP项目管理理论,团队发展的五个阶段是:组建期(Frming)、激荡期(Strming)、规范期(Nrming)、执行期(Perfrming)和休整期(Adjurning)。项目初期,团队处于磨合阶段,产品经过一段时间阶段后,团队的技能以及协作状态会进入到相对稳定的状态。此时,在看板信息中可以考虑加入在制品数量(WIP)。在制品数量(WIP),即并行的工作量。简单来说,就是为了避免团队或个人同时做太多工作,避免让下游流程负载过重,限制每个泳道的并行工作量过多。不过,在制品限制数量设置完成后并非一成不变,团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团队的节奏来更改在制品限制数。
不管看板的版本如何演进,最终的目的都是希望通过某种工具管理好项目或产品研发的进度,工具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关键看研发团队如何使用,是否可以解决实际的问题。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