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最终成立,你要牢记一个公式
这是记者综合采访众多行业创业者,用第一人称写出的观点。总结了眼下各种新鲜热词“O2O”、“产业互联网”以及总理命名的“互联网+”背后的逻辑及操作原则。
从2015年开始,中国的互联网才真正的有点意思!
因为在2015年,互联网在中国才开始真正的切入了行业!这是一个转变,2012和2013年的苗头,2014年的沉淀,终于在2015年规模的起风了。所谓产业互联网,其实不仅仅是个概念。很多人说这阵风是个泡沫、是资本的追风!而我却认为这是一阵真正的趋势之风,如果跟不上这阵风的,你只能成为一直气喘吁吁跟着风跑的猪!
互联网与产业结合的经典案例就是携程(当时一直宣扬的鼠标+水泥模式),这是一个实实在在撬动行业的互联网公司,撬动的那么实诚,以致于很多人都不认为携程是个互联网公司。今天一堆什么这O那O的,其实就是携程在各个行业的翻版。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当时也有很多在各个行业的翻版但都不成功(比如饭统网),而现在却至少都成势了呢(比如饿了么)?
三个条件
原行业的状态
原来社会各个行业都在成熟发展期,互联网只能绕着走,没办法去做直接动手术的改造,所以出来了一系列门户、社区等形态,其实还是绕着各行各业做服务和增值。现在传统行业已经走了下坡路,开始松动,互联网可以开始在传统行业各个环节中直接动刀了——这其实是现在所谓一系列O2O发展的潜在规律。2013年前,互联网动作不大,移动互联网本身的体量和终端发展也在待哺,也是因为互联网自己的内功不足。第二是因为传统的很多行业活得很滋润,根本不需要你来改造!
移动终端的发展
移动终端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操作便利,掏出手机可以打车(想像一下在PC上使用打车的场景是多么的让人崩溃!)、可以找到附近最近的美食和按摩店、可以直接找最近的大厨来家里做饭。
交易的便利性
移动终端同时也带来了交易的便利性,随着支付宝、微信支付的普及,服务流程更加顺畅并且直接可以完成交易。让互联网得以便捷的切入到传统行业的交易环节。
现在天时满足,地利ok,就看你的人和了!
我该怎么做?
咱们不妨回归到商业本身看一下互联网。任何商业模式或生意都要赚钱才成立,如果大家创业不是为了慈善事业和其它七七八八的以外,最终你的目标就是赚钱(包括上A股或纳斯达克去赚股民的钱)。互联网一直是一个大生意,大家对互联网都很容忍:不用先赚钱啊、要用户啊,有用户再考虑怎么赚钱啊!道理都是没错,但实际上有了用户没赚钱的公司要远远多于有了用户最终赚钱的公司——当然只要冒尖一个就是个巨牛逼的(比如企鹅)。
所以高风险高收益,才需要VC。换句话说,2014年以前,互联网创业的生态环境就是要么牛逼要么傻逼的状态。
这样的比例是1:99999。
不像传统行业创业,你只要努力了,做不成麦当劳但是做个小饭店养两口人还是可以的。而现在互联网行业去中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逐步必会出现在某些领域分散竞争,谁也吃不掉谁的状况。
你的商业,顺势而为
1.想办法直接切入交易环节提升效率、减少流程都为了最终的交易。现在不需要绕弯了!任何商业模式,都应该是能切入交易环节的。
2.商业模式想最终成立,要牢记一个公式:
客户终身价值>客户获取成本
3.完成公式的关键点:
1)交易频率和交易毛利(或客单价)!这一点不解释,请思考一下携程为什么行,而做家政行业为什么难?
2)还是要去中心化,把可能使用相同服务一类客户捆绑在一起去获取。同样的客户获取成本,就能挣两个以上的服务的钱,这应该就能完成上面的公式了。
总结
中国创业者在追资本的风口,资本其实再追美国创业者的风口,到底有没有风口不好说,但是人家Uber、Airbnb等公司实实在在的做出了一个趋势、他们才是引领风口的。虽然中国市场环境和美国完全不一样,但中国创业者如果想看看行业趋势或者想早于资本预见到行业趋势,还是应该多多关注美国创业企业。
来源:品途网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