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D:巧谈需求与功能
前言:一直有在梳理自己的知识结构,也靠这些所谓经验做了几年行业培训,今年是从业的第十一年,我觉得差不多是时候把这些最初来自同行、互联网和书籍的知识再还给行业,我会把所有所得分章节逐渐整理发出,希望能对行业尽一份绵薄之力,同时也作为一种仪式,好让自己重新出发。
上回说到UCD的全貌和第一环节“分析研究”,补充一个问题:“凭什么你说的用户就是目标用户?”如果被这么问到,你可以回答,哥推导出来的。怎么推导呢?过程分成“假设”“验证”“形成”三步。其实跟我们写论文一样的,一般我们会先通过前期研究假设出一个结论或者模型,然后我们就通过各种调研各种论证,最终验证假设的成立,假设就变成结论。用研也一样,先通过分析研究,假设我们的用户是哪类或哪几类人,然后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可能会修正假设,可能分拆出更多类用户,也可能合并几类用户,最终得出我们的结论。所以我们认定的目标用户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是推导出来的。
好了,分析研究的结果是得到需求,接下来我们需要把需求结构化并排排坐。
1 什么是用户需求
排排坐之前,先得把需求描述好。什么是需求呢?我把需求分两类,商业/技术方提出的需求及用户的需求,当然这两者有时候是交叉的,而且最终表达为用户需求,比如业务方说要做虚拟货币发红包,既能给企业带来现金收入又能满足用户玩、融洽关系的需求。需求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
在什么场景下,用户通过产品做什么事情。
比如:
在关灯的房间(场景),用户(什么人)用阅读软件(产品)阅读(做什么)。
在接完朋友来电后(场景),用户(什么人)通过通话列表(产品)存储联系人信息(做什么)。
在寻找怎么到某目的地时(场景),用户(什么人)通过地图(产品)搜索最优路线(做什么)。
1.2 场景
这里有一个关键词很重要:场景。
场景不仅指物理环境,比如在车上、飞机上、教室里,还指任务场景,比如下午肚子饿的时候、被蚊子咬到的时候、购物时填单的时候,更细一点,考虑产品载体和协作工具。
基于场景的需求(及后续研发的功能)才能站住脚,甚至迎来爆发。比如大家熟悉的微信红包,有多少人是因为“过年”这个场景,玩上红包、绑上银行卡的?绑上银行卡后发现又有更多消费场景迎面而来…
设计离不开场景。任何产品都是一种物质存在,要使其有意义,就应该置其于恰当的社会环境中,而且这种环境与其他工具或人密不可分。
大家看这张mp3播放器的广告图,3个演员围绕一部机器很hi,这种事情可能发生吗?没人会这么hi吧…这是广告的世界,广告的世界是完美的。再比如说苹果的广告,苹果产品特写一出来,背景都是纯白的,现实生活中,你用苹果产品时背景都是白的?做设计可不能像做广告,产品所在的场景可不都是光鲜亮丽。桌面产品还好,周遭环境相对稳定,移动产品就指不定了,可能需要考虑位置、网速、光线、噪音、单双手、横竖屏等等。举个栗子,如果我们做一个地图导航,用户可能边走边看屏幕,就需要考虑户外光线过强导致屏幕暗淡,适当加大亮度和对比度,还需要考虑用户走路时要看红绿灯、不要撞到电线杆,也就是注意力的分散,所以数据不要呈现的过多,还需要考虑到用户会通过周围建筑道路特点来判断自己位置,所以界面上需要有跟现实一致的标识。
用迅雷举几个例子,
下载时遭遇龟速,让你开通会员,也是基于场景,开通会员的入口这种打开方式才是正确的。
还有下载完,给你提供的打开文件和文件夹按钮。
反面例子,是冗长的百度地图启动页,我只想静静地导航。
场景是归纳需求不可缺少的前提,需求蕴含在场景里。
截止到目前为止的步骤,我们用一个例子来串起来看看。假设我们现在要做一块超市购物车上的屏幕,用来帮用户更顺利愉悦地购物(idea),那我们代入流程可以归纳出以下表格(的一行),一行就是一个需求:
Rose是人物角色,她的身份是个阿姨?学生?她关注的是什么类型商品?对价格敏感吗?她平常去超市会经历的场景有逛货架?排队?停车?在这些场景中,需求是找促销商品?买特定物品?知道购物车里的商品价格?排队的等待时长?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能大致判断出接下来设计的方向了。
1.2 假的需求
假的需求不是异想天开的需求,也不是看上去没啥用的需求,还是用超市购物车屏幕的例子说明,“能用屏幕听歌”跟购物关系不是很大,但它是个需求,只不过最后可能优先级相对较低罢了(当然也可以作为亮点啊,哈哈哈,边逛边听歌多好)。假的需求是指我们做用户研究的时候,用户给我们的“解决方案”。有个经典到烂大街的例子,福特说问用户要什么,用户会告诉他,他们想要更快的马,而不是汽车。这里的“更快的马”,就是用户提供出来的解决方案,其实用户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呢?“更快”。看以下例子,能说出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吗?
灰色的就是真的,黑色的是假的,绿色的是真正的需求:
可以看出来,用户往往会帮我们想好解决方案,或者用解决方案来表达他们的需求。解决方案是我们来设计给用户的,一个需求可以有n种解决方案,所以我们只需要知道需求就好,那是不是用户给的方案都丢掉?也不是。我们从这些方案去反推挖掘需求,也可以把方案都暂存起来,等到后面设计的时候,没准就是我们的重要灵感来源呢。
以下是用户帮我们现在的产品提的解决方案:
要找到看过的内容,他们会说“给个搜索”,当然我们最后可能给个“最近浏览”,受不了颜色,他们会要求“自主定义”,当然我们最后可能给他们换个颜色但不是自定义,全部听用户的解决方案,会显得团队不负责任和慵懒。
2 表达需求
知道了需求是什么,接下来就要过滤它们,因为此时我们的需求是散的,要去掉没用的,并且给剩下的排优先级,确定哪些是核心场景的核心需求。这里我没有特别的方法,就是从用户、从自己特长、从市场环境等综合考虑,大家坐下来讨论决定。总之,100条需求最后就剩下了10条:
在把需求过滤好,列成需求列表时,往往我们会用一个方法把最终的这些需求表达出来。这个方法叫“情境场景剧本(scenario)”,这个概念来自《交互设计精髓 about Face》,也有人叫“故事板(storyboard)”,但我把故事板用做后面的概念表达的工具,后面再提 。
情境场景剧本的概念:随时间推移,捕捉产品、环境和用户之间的理想交互方式,用来定义、表达需求。让需求的呈现更丰满生动,被(通常是汇报对象)更好地理解。
通常我们会抓用户的一天或某个时间段在典型场景的经历,把需求融进写成故事。这里留意是“理想交互方式”,所以,故事除了一些润色的情节让故事生动外,更重要更大权重的内容应该是关于需求的,而且是“理想”的,这也许使得一天看上去总会提到我们的产品,但我觉得是可以允许的,只要不离奇。再一个需要留意的是除了用来表达需求,还用来“定义需求”,需求不是在前面已经确定了吗?其实在编写剧本的时候,也是再一次梳理需求的机会,当你发现某个需求在故事里总是显得别扭的时候,就要重新考虑一下这个需求啦。
以下是从《交互设计精髓》截取出来的例子,黄框框起来的部分就是藏在故事里的需求:
剧本的形式除了文字,还有更多,只要你能想到,能把故事说出来,就可以,比如拍个视频,比如照片书,比如连环画。以下是我参与过的项目的剧本:
3 确定功能、数据
需求确定了,表达了,那接下来就要决定用什么来满足需求了,也就是把抽象的需求变成具体的功能和数据,功能和数据就是实打实的看得到摸得着的产品内容。
把之前超市显示屏的例子继续走下去,这时就是:
3.1 什么是功能和数据
功能是对数据在界面上的操作表达,比如一些工具、或者操作入口。
数据是产品中的一些可阅读对象,比如相片、邮件、客户记录。对象之间可能有关系,比如相册包含照片。
数据对象本身也能作为功能入口,比如头像是一个可阅读数据,同时点击它还能跳转到个人主页。
作者:Danis
公众号:Danis体验设计(ID:DanisUX)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