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高级产品经理分享:初创产品那些事儿
本期分享人:张帅,腾讯高级产品经理,15年互联网产品经验,经历产品,盛大网络:破碎银河系,英雄年代,梦幻国度;久游网:猛将,劲舞团;创业:纸客帝国,抬杠,游戏小伙伴;腾讯:掌上英雄联盟,手游宝。
笔记导读:
产品上线了,如何获取第一批种子用户?
留存率低,总是摸不清用户的心?
学别人做媒体推广,活动营销,钱花了,效果却没有?
先推荐一本书,叫《链接》。这本书是我进腾讯以后我的导师推荐给我的。链接里面提到了一个非常核心的东西叫适应性,就是适者生存。链接里面提到一个概念,所有的网络它理论上应该是静态的,是有先发优势的。
就是当第一个网站出来的时候它获得了最基础的用户,第二个网站出来了以后第一个网站用户一定大于第二个网站。第三个网站出来了以后,第一个和第二个网站用户一定大于第三个网站。当有了适应性这个东西以后,竞争就开始了,就是第四个网站出来以后,如果它的适应性高于前面三个网站的话,可能前三个网站就没有人再看了。
什么叫适应性呢?谷歌是一个非常好的搜索引擎,很多人在用。
但是在中国,即便是谷歌在没有被驱逐出中国市场的时候,百度也是占了70%以上的市场份额的。很多人觉得百度的本地化做的非常好,中文识别的这种东西很好,他就觉得百度的适应性会更高,就选择了百度。但是我们互联网行业里面比较高端的人可能还是会去用谷歌,因为他认为谷歌在专业性上面会提供更好的服务,所以他认为谷歌在这方面的适应性会更高。大家可以去买一下这本书,这本书对所有的创业者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腾讯内部的一个分享,他觉得需求不来自调研,需求不来自分析,需求不来自讨论,需求不来自竞争对手。这个是张小龙提出来的。我这个组里面就有一个刚加入腾讯的小孩,每次我让他去做需求调研和需求分析的时候他都把这个PPT给我看。他说需求不来自调研,不来自分析,不来自讨论,不来自竞争对手。你让我去做那么多的事情干什么呢?
当时我是这样子去回答的。我说这四件事情确实你不用去做,因为你如果懂用户的话,用户是怎样的,你有自己的角度,自己的广度和深度,你自己可以去阅读他。你阅读他出来是什么样的,然后你提供针性的产品,你的产品就是独一无二的,然后你就是有竞争力的。当然90%的概率会死,但是有10%的概率可以活下来。如果你要通过这四种手段去了解用户,基本上你了解出来的信息是有偏差的。就是真实的用户不是这个样子的。
所以小龙说的这个话是对的。如果当你懂用户的话,这四件事情你其实可以不用去做。如果不懂的话,可以通过它去锻炼你懂用户的能力。我记得小龙还做过一个内部分享,关于微信要不要有聊天记录,要不要有在线状态等等,他觉得这些没有必要的。
什么样的东西是专业的?有一个观点了颗粒度越细的可能看上去会越更专业一些。
比如说他说的低头族,我们可以再细分一下它的男女比例,它的各个年龄层的一个比例,它的各个职业群的比例,然后把一个精准的用户的画像画出来。由于我们大家是在创业,所以我们的筹码是有限的,我们只能把我们的筹码给到投资回报率最高的那个对象。每个群体对产品都是有个性的需求的,如果你做出来一个比较普通的产品的话,可能五个层次的用户都不满意的。如果你针对其中一个人群去做一个针对性的一个产品的话,可能它就会去点赞。比如说为学生针对性的去做,或者为刚生完孩子的妈妈去做。
所以目标用户是谁很重要,你得很清楚的知道他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什么地点,在什么网络环境下来有多少会用你的这个产品。他用你的产品当时带着什么样的心态,用的时候可以获得什么样的东西。
第二个是他们的特征。第三个是他们为什么需要你?我们在做互联网创业的时候很多时候那个需求是不确定的。
比如说饿了么是送饭,在没有饿了么之前我很难想象我要吃饭,然后打个电话就有快递可以送过来。因为当中会有好多问题呀,当时我们分析过饿了么这一类的这个服务的。这个饭新不新鲜,吃了拉肚子怎么办,冷了怎么办?等等有很多问题。但是人家做起来了,而且做的还不错,那就是有它好做的一个地方。关于这一点其实还有一个,我在读高中的时候,那个时候瓶装的矿泉水刚刚出来,这个时候好像我就有做产品经理的潜质的。当时我就想不通,怎么可能会有人掏钱去买水,那个钱我可以打一个小时游戏机。今天可能人人都不喝自己家里的水了,没事就到街上买一瓶矿泉水喝,这个其实我至今还是不太理解,为什么会有人花钱买这个水。然后这个水就这样放在这个桌子上面,挺浪费的。这就是用户为什么需要你,你要很清楚。然后你的服务是不是提升了他们的效率。因为有这些矿泉水所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方便。
对自己团队有信心也是一个竞争力。
就是很多创业公司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投资人通常会问你一个问题。BAT要是做跟你一样的事情,你怎么办?好多人面对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的。能怎么办呢?
你们在做自己的业务的时候,前面提到过初心,你要很清楚自己做什么。第二个你要很清楚你能做到什么程度。第三个当你面临竞争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产品有用加有趣是最好的。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做产品的人容易陷入一个主观思维,产品经理总觉得产品是自己的孩子,一百样都是好的。然后其实用户对你这款产品的评价是非常简单的。我看过一个支付上的一个文章,一个产品成不成,你做一道填空题给用户就可以了。比如说支付是一款什么产品,然后用户在里面填支付是一款可以获得有用知识的产品。你就成功了,这是用户口碑。然后用户对你有认知,这个认知如果是正面的就OK了。但这还不够,因为这只是有用,用户不会主动的到处跟人说支付宝好用呀,你要不要用一下。
但产品(服务)这个东西如果是有趣的话,用户会主动去推它。
曾经有一款产品叫脸萌,之类的产品还有很多,像魔幻相机这些,这些东西风靡互联网的速度非常快。一个有用的东西在今天这个时代还是蛮累的,竞争也存在,大家注意力转移的也快。一个有趣的东西可以迅速的在大江南北展开,然后大家会去讨论它,在一段时间内形成一个非常强的热点。我建议大家在做产品的时候有用固然是重要,但是把有趣的这个要好好琢磨一下。你做的东西别人用完以后是不是乐意跟别人去分享,这个非常重要。
有趣的产品用户对它是有感情寄托的,我们通常都说现在是IP经济,粉丝很疯狂,情感归宿的力量是最大的,它是一种信仰,如果你可以做一个有趣的东西的话,你就会有粉丝,粉丝是会有你摇棋呐喊,然后能够发展更多的粉丝。
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用户口碑是腾讯非常看重的一个东西。所以我们做产品的时候口碑是非常重要的。腾讯里面有一个所有人都知道的一句话,“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这句话有什么力量呢?如果在一家会议室里面,有员工,有组长,有总监,有总经理,然后大家一起来做一个产品上的研讨。如果里面的总监提到一个东西是不符合用户价值的,这个时候员工可以站起来告诉总监你这个错误的。那个时候总监就不会有任何的官僚的行为,就会回到正确的轨道上面来。我们还有一个副总裁张志东,他当时退休的时候其实高管对他的点评是整个腾讯里面维护这条价值观最坚定的一个人。
任何的人如果想要企图去变现一些短期价值,或者是怎么样的,可能就会受到群起而攻之。一旦有人违反了那些比较公正的一些条例之后,可能大家都会站起来去捍卫自己对这个国家的尊重。
如果一个东西你不能把它拆分到每一个非常细小的一个点去把它说清楚的话,那这个东西其实就是只是一个概念,而概念是没有生产力的。
简单的介绍一下用户体验包括用户体验的过程,他体验某个地方以后走不下去了,就断掉了那用户体验就差了。有没有考虑过用户当时使用的这个场景,比如说在网络环境很差的情况下面,如果你对网络的要求比较高,它老是网络很差,你的体验就是差的。他在这边想看到一些数据,然后想分享,但是你在这个页面里面没有支持这个动作的一些功能,而你的竞品有,那你的用户体验就是差的。还有视觉上面,为什么大家家里面的马桶都是白色的,因为白色可能给人的感觉是比较干净的。
所有的东西它是可以被归结到口碑的,口碑其实是用户完成一个完整的体验然后对你的一个评价。这个时候你可以通过口碑去认知到你这款产品的用户体验到底好不好。一个产品经理认为他的产品是什么样子的?比如说是A,一般来说用户反馈过来的产品通常都是B。所以我们接下来可能要花更多的心思让用户能够把他的认知变得更有产品价值一些。
官方是有价值的,你是官方的东西用户就会选择信任你,信任是有价值的。
我们作为一个不懂设计的产品经理,我们挑选设计稿的时候要有自己的逻辑,一切一切的都是为了产品服务的。
如果你们有心的话可以翻一下从2012年开始Iphone和IPAD的年度十大设计产品,看看有几款是活着的?没有几款是活着的。我记得2012年当时有一款产品叫PATH,是一个设计上面拿过奖的一个社交软件。那个时候连face book都很害怕它。它是第一个提出右侧边栏去滑出一些信息的产品,在它之前主要的主流的都是一眼看完,然后下面四个切换。它是把左侧滑的那个菜单用的最好的。当时path的私密社交以及它整个产品设计在业内都是被广为推崇的。改了几个版以后,它又改回face book最丑的那个版本了。因为滑那个抽屉的东西里面信息的暴光率非常低,当时有一个数据是只有20%的用户会把它滑掉,就是设计很好,思路也很好,也很小清新,业内也很推崇,就是没人用。它不得不改回去了。
所以大家在平时你每选择一个方案都一定要有自己选择的逻辑。哪怕他是错的,但是你可以慢慢的去修整它。当你有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的积累以后,你就会有一套自己决定某些事情的一些方法论。这个时候你再拿去对上沟通,平级沟通,对下沟通都是振振有辞的,别人都会觉得你很专业,然后你就会比较容易去说服对方。
移动端它其实是由场景去驱动的。然后在每一个场景下面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然后构成用户的一个使用的场景。场景是有规则的力量,每个场景都有自己的规则,今天在这个场景里面它其实也是有规则的。
什么叫预期呢?就是你掌握了场景和规则以后,你就能够知道用户的预期和行为大概会是什么样子。
大家在设计产品的时候一定要重视预期管理。如果你的产品在设计过程当中没有去做预期管理的事情的话,你的产品一定是一款普通的产品,这边预期又是跟场景结合起来。说回张小龙的分享,他当时说微信为什么没有在线状态,因为他希望给用户的预期是用户永远在线的。我记得在2012年刚有微信的时候,我发一条微信给对方,等了5秒钟对方没有回复我的话,我会马上追发一条短信给对方,这样我可以确保对方可以收到我的信息。这样的经历我用了一个月,后来就不用微信了,因为我觉得它没有短信来得那么准。这是当时最早一批微信用户的心态。然后还会用QQ,因为QQ我可以明确的看到他是不是在线,我发消息过去他如果在线的话一定会回我。后来过了半年以后,身边人都用微信以后,我又用回去了。用回去的时候我一开始还是这样,发一条微信给别人,同时发了一条短信给别人。后来这样的行为也就持续了两天,因为我发现每一个收到我这两条信息的人都骂我神经病,不要用短信了,用微信。这个就是预期的一个区别,微信真正做到了用户永远在线。
用户的每一次迁徙其实都是场景的变化和预期的变化。
所有的创业者首先都是有激情的。因为没有激情的人很难想象他会能创业,创业其实是在这个植物已经很丰满的世界上面再开出一个朵与众不同的花。
首先场景,如果你对客户没有比较客观全面的认知的话,你是无法去推敲用户去使用你的这个产品的场景是怎样的。其次就是预期的管理,你知道用户来到了这个场景,你就要自己去设定好他可能会有哪些行为,而这些行为其实是在他叠加他现有的这些使用习惯。
你只要能够突破这些障碍,给他一定超预期的东西,一些新鲜的小玩意你就赢了。好多国外的片子里面都有一个屌丝帅哥去泡美女的时候,往往就可能只是一个动作。其实这个产品设计没有那么难,很简单的。
来源:腾讯众创空间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