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首席产品官:我是如何在4个月内让业务翻了
导读:大家都是有梦想的人,可能你们的潜力自己都不知道,可能你觉得只能把自己的业务做一个30%-50%-的增长,但我觉得你也许可以做10倍甚至更多,所以要给自己定一个更高的目标。
本文为迅雷首席产品官吴疆的演讲全文——
我虽然没有在创业公司任职,但是我做的也是创业的事情。
我的理想是,成就一个产品,能够影响数亿人的生活。在过去这么多年,我实现了其中的一部分理想,也在给自己定更高的目标,继续奋斗。我现在在迅雷二次创业,整个迅雷也正在二次创业。我负责的是移动互联网产品,其中一部分是跟小米合作,直接服务上亿的小米用户,所以我们要花很多的时间做产品迭代升级,以提升小米手机的用户体验。
简单介绍一下个人经历,我中学上了少年班,一般大家需要上六年的课程我四年就上完了,我们当时一个班差不多30个人。我16岁就上大学了,在南开上国际金融,20岁就大学毕业了,比大多数人同龄人提前2~3年,98年加入投行做分析师。2000年离开金融业,进入互联网行业创业,跟同学一起做电商行业。2000年底赶上互联网泡沫破灭没有融到钱,所以就放弃了。找了一家外资互联网公司,因为刚好外资在2000年底进入中国准备做社区业务,所以我在非常早的时候加入做一个社区网站,重新开始。2004年加入千橡,就是后来的人人网,加入的时候公司还不到100人,在北京一个公寓楼里面,租了七八个单位。公司提供免费的晚饭,你也不需要准备饭盒,到点就上去盛饭,吃完饭也不用洗碗,就干活,非常开心。随着公司的成长一点一点把业务做起来。2009年我负责人人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我接手的时候业务刚做不久,只有移动的网页版本,那个时候还没有Android,IOS也刚刚发布第二代。我用了四年时间,把移动互联网的占比从不到10%做到了接近70%。然后2014年,我加入了迅雷,再一次开始创业。
做了这么多年,我想分享几点在实现这个理想过程中的心得。
第一个就是选择,其实人生就是由很多个选择来构成的,这些选择非常重要。跟大家分享一个对我来说非常重要的选择。刚才讲到,我98年进入投行,很快发现这不是我想要的工作,所以我就在想,下一步要做什么。当时其实很流行出国,很多同学毕业就出国了,还有一些上班之后再出国。所以我就想我已经上班了,我可以出国读读MBA,于是我就在2000年的长假到了新东方,住在我清华同学的宿舍里面,但是这个时候我其实学英语的兴趣已经下降了。
我发现互联网是一个属于年轻人的行业,因为金融业是一个论资排辈的行业,而互联网是属于年轻人的,可能几个人做一件事情就可以改变世界,或者改变中国。所以在2000年我放弃工作、放弃出国的打算去到北京创业,我的父母很反对,他们认为我扔掉了一个金饭碗然后到北京做一些不靠谱的事情。我拼命在北京创业,那个时候是不拿工资的,我们一帮人是做电商创业,有线上的网店和线下的实体店,用现在的概念叫O2O。每天早上10点干到凌晨2点,连续半年没有休息日。干到下半年发现不行了,为什么?因为在我到北京的那个周末,纳斯达克暴跌,一天跌了10%,科技股泡沫破灭,我却浑然不知,因为那个时候没有移动互联网,大家对美国的信息不敏感。我过了半年之后深刻感受到什么叫寒冬,因为融不到钱,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卖掉了或倒闭了,上市的大公司股价也跌的很厉害。几个人没有熬过去,所以我就开始找工作,花了一段时间,刚好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外资在一个低潮期进入中国互联网,然后重新开始。
这对我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次选择,为什么?因为有了这个选择,我才得以非常早的,在1999年,2000年这一波便加入了互联网行业。我在非常早的时候做出了重要的选择,我希望在座的各位可以在你需要的时候做一些重要的选择,我建议大家可以通过拉勾帮助你做出重要的选择。
第二个心得就是创业心态,即便我在公司做,我从来不认为在给公司打工,我认为我在给自己做事情。怎么样有创业心态呢?我认为有三点。
第一是做你喜欢的事情。
人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会有非常强烈的动力。如果这个喜欢的事情刚好是你擅长的事情,你就会发展得非常快。但是很多人要花数年时间才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我虽然高中的时候就参加了数学竞赛,但我也是工作了好几年才发现我对数学的敏感确实是天生的。我能拿着很多的数据报表花很多时间在里面看,然后找规律,找问题,一点不觉得烦燥。所以我发现,所有的产品和业务都是可以通过数字跟模型来诠释的,所有产品的迭代和优化,实际上都是对它背后数据模型的反复优化。所以,我后来就用数字和模型来管理所负责的业务,以这种方式管理的业务大部分都取得了成功。所以,做你喜欢的事情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自我驱动。
如果你做的事情自己真正喜欢,有很强的自我驱动力,你就会给自己定义业务目标,而不是等别人给你目标。别人给定了一个100分的目标,他自己努力做一做,80分。我从来都自己给自己定目标,一般给自己定一个150分或200分的目标,你只有定一个150分的目标,才有可能通过努力做到120分,而做到120分的话其实就比一开始定义的100分好太多。2003年的时候我发现一个业务有增长的机会,我自己做了一个报告,我给老板说这个业务未来的五个月会增长4倍,老板很高兴,第二天就把这个报告贴在墙上,因为从来没有人跟他提过这样的报告。我后来真就做到了接近4倍,已经比之前的有很大的增长。
2005年,我负责的业务遇到很大的困难,我在考虑是不是要把所负责的业务关掉,就在这个时候我的同事给我介绍了一个合作伙伴,我就发现我原来做的数据模型怎么运转都有问题,但是换到这个合作伙伴,之前的计算都得到了验证。所以我认真做了一个分析,对未来一年的业务做了预测,我发现我可能遇到了一个极好的机会,所以我也跟老板说了我大胆的预测,在十年前这一刻,我All-in了,把所有的资源全部赌进去,我用了四个月的时间把我的业务从一个不小的基数翻了30倍,我们当时占领了80%的市场份额,如果没有之前的预测的话是非常难以做到的。2010年底我们做了一个互联网的业务,我通过计算发现我负责的业务可能有一个非常大的增长潜力,我预测可能在2011年有10倍增长,当时是我们用户量最小的一条线,我做决定,把用户量最大的一条线的人员撤出来,堵到了用户量最小的这一条线上,结果增长不止10倍,是16倍,它变成了用户量最大的一条线,完全改写了公司业务的整个格局。
在座的都是有梦想的人,可能你们的潜力自己都不知道,可能你觉得只能把自己的业务做一个30%-50%-的增长,但我觉得你也许可以做10倍甚至更多,所以要给自己定一个更高的目标。
第三个就是坚持。
04年下半年由于一些原因我在公司负责的业务暂停了,这一停就停了四个月,这当中没有什么事可做,当时20多个人都走了,除我之外就只剩一个人,那个人后来说,再多停一周他也走,但是我认为业务总有一天会恢复,所以我一直在坚持。在年底的时候,业务终于重新恢复,所以我就拉着这个人另外找了几个人开始做,做了半年之后又差点关掉,然后就是30倍的增长,成为公司的支柱业务。
所以我觉得如果你不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没有一个很强的自我驱动,遇到困难你又坚持不下去,你很难成功,因为创业本身非常苦。
我第三个心得叫理想驱动。我认为是应该把一件大事做成,然后再获得回报。如果你是以一个投机的心态做事情或创业的话,因为创业太苦了,在这个过程中你很容易不坚定,遇到选择可能就放弃了。像刚才我讲的停四个月,我相信在2015年,不说停四个月,停一个月,基本上团队全部走光,因为选择太多了。所以我用理想驱动做业务,什么是理想驱动呢?有一次坐飞机,我看到邻座拿出手机打开了一个应用,是我团队做的产品。当时很兴奋,因为你很少有机会这么近距离看用户自然地用你的产品,所以我就观察他的使用,然后装成一个小白,问他用的什么产品,这个产品有什么好的?他就很高兴的跟我讲这个产品能干什么,哪里不好用,讲了半天,其实他不知道我就是这个产品背后操盘的人。我在人人网的时候,有人跑过来跟我说,说人人网真的好神奇,我在这里面找到了失去联系很多年的同学。还有人说我们这一屋子的女朋友都是在人人网里面找到的,有的还结婚了。
当你听到这些话的时候,你的成就感和使命感,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你做的事情,改变了成千上万人的生活,甚至改变了一些人的一生。这些才是驱动我不断奋斗的理由。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