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分析(怎样才能更好保护自己)
互联网时代,购物、点餐、办业务、交易、上课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可以说,网络已经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是,我们在享受互联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防范网络电信诈骗、信息泄露、人脸信息过度采集、恶意软件等带来的风险。
警惕!你的微信号
已被盯上
近日,江苏省泰州市公安局海陵分局京泰派出所接到李女士报警,称其女儿手机微信账号捆绑的银行卡被盗刷,损失186300元。
经了解,李女士12岁的女儿有部手机,平常用来交网课作业。前不久,其女儿收到一条游戏平台“客服”发来的推广信息,称只需出借微信号,投票打榜5分钟,就可获得588元的报酬。
小朋友年幼无知,被骗子诱惑,直接将手机上的微信账号和密码告知对方,并提供了手机验证码。随后“客服”告知李女士女儿,后台检测发现其微信账号违规操作,要封停30天,期间不能尝试登录、申请冻结,不然会被永久注销,且影响个人征信。
小朋友直接被吓懵,也不敢告诉家人,由于李女士忘记女儿的微信,绑定了自己的银行卡,又没开通短信提醒。直到一个月后,才收到银行卡发来的异常消费短信,经查流水,李女士银行卡前后被盗刷59次,金额达186300元。
警惕大数据变“黑灰产”
近年来,随着数据的赋能作用被愈发重视,大数据行业迎来发展热潮。然而,浪潮又起,新的黑灰产开始在潮涨起时再次汹涌生长。
一些曾经的黑灰产公司具备大量用户数据后,会“摇身一变”成大数据公司,包装出信贷风控、催收数据支撑、企业咨询等业务,向下游提供服务延伸“产业链”。
2021年,安徽警方查明,犯罪嫌疑人吴某等非法获取老年人个人信息200余万条,并成立健康咨询公司,定向骗取6万余名老年人1500余万元。2022年,四川警方破获“8.10”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犯罪嫌疑人组建技术团伙利用技术手段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1200万余条,以此开展助贷催收业务。同年,甘肃警方侦查查明,犯罪嫌疑人赖某等利用非法软件非法“爬取”手机用户通话记录、支付记录、通讯录等数据,综合形成用户风控报告,提供给“套路贷”机构。
“AI换脸”成
网络诈骗新手段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利用该项技术犯罪案件也在增加。2021年,浙江萧山虞某某利用“AI换脸”软件,将从互联网等渠道收集的他人人脸信息与部分淫秽视频中的人脸信息进行替换合成,并将其传播在社交软件上获利。今年以来,“AI换脸”更成为电信诈骗的高发形式,7秒被骗30万元、10分钟骗走430万元等话题屡次登上热搜;目前,公安机关已经侦破相关案件7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15名。
在人体生物识别信息中,人脸信息的社交属性最强、采集便捷度最高,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更改性。因此,它既是快速识别个人主体的得力助手,也是精准侵犯个人权益的第一利器。无论刷脸赏景,还是刷脸回家,微小便利的获取,全是以让渡极为敏感的个人脸部特征甚至是更多生物识别信息为成本;作为犯罪分子的新型作案工具,人脸识别技术深深击碎了用户的使用安全感。
刷脸时代,应该是技术利人,而不是技术作恶。一起起官司、一桩桩案件表明,人脸识别与人格、财产及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公众对商家滥用自己独一无二生物数据的担心并非多余。
国家出手,为个人信息
增添法律保障
2022年底,“数据二十条”(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发布,当中提出建立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分级分类确权授权制度,并对个人信息数据的授权、采集、托管、加工、使用、保护等指明发展方向。
2023年8月8日,国家网信办公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规定中的最少使用、遵循自愿、最小存储等原则,禁止了非必要的****、APP捆绑授权和隔空私自采集等行为,重新审视了刷脸场景的必要性和合规性,从政策层面强化了安全先于方便的技术使用理念。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