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做不好?万能模板给你套
都说营销没有万能模版,我这里还真有一个,而且你很熟悉
营销的万能模版
几乎每天都有人问我:营销文案怎么写?营销方案怎么做?营销广告怎么弄?
大家提类似问题的频率,堪比我没事就吃果冻爽的频率。
虽然大家的问题都各不相同,但是透过表面看本质,透过问题看需求,透过羽绒服看身材,我能发现大家一致的内在动机:
寻求一种“模版”——不费事儿,不费劲儿,遇到营销问题,把自己的产品、内容、文案、预算往里面套就行了。
这就像找工作去网上找简历模版一样,你照着人家的模版改简历,简单又省事儿,效果即使不算完美,但是也有个中上水平了。
不过营销这个东西格外复杂,不管是文案、策划方案、活动还是广告,涉及到心理学、传播学、语言学、广告学等多方面的内容,要提供一个万能模版还是比较困难的。
但是我的脑袋呀,就像哆啦A梦的口袋,啥都能找出来。找来找去,我还真找到一个。
我上大学的时候,曾经和同学一起卖过IC电话卡,就是插到公用电话亭里面的那种。
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这得益于我当时在宣传海报上的设计。宣传单的设计也非常有意思,我当时参照了很多鸡汤书籍的书腰文案,诺大的宣传海报就三行大字:
你知道你的电话费为什么这么贵吗?因为你没买IC电话卡!
你知道你的电话费为什么这么贵吗?因为你还没买IC电话卡!
你知道你的电话费为什么这么贵吗?因为你居然没买IC电话卡!
然后末尾留联系人的楼号、宿舍号还有电话。后来发现广告效果非常好,贴出去的前两天就卖了上百张电话卡。
你说这个文案复杂吗?简直简单到弱智,但是击中痛点、有效、而且醒目,比说一大堆“便宜、便捷、方便”之类的废话要好很多。
我最近十年,参与过很多项目,写过很多文案,很多都已经记不清了。
但是大学时做的这样一个小项目,写的这样一个小文案,我居然还记得一字不差。原因就是它足够简单,足够粗暴,足够洗脑。
考虑到我的读者智商普遍要比其他人高30%-50%,相信很多朋友已经猜到了,今天我要介绍的万能模版,就是“洗脑模版”。
把文案放到洗脑模版里,就是洗脑文案;把广告放到“洗脑模版”里,就是洗脑广告;把歌曲放到“洗脑模版”里,就是洗脑神曲。
简直好用得让人想报警。
营销世界里的最大矛盾
人生最大的矛盾是什么?
就是另一半不断膨胀的物质需求,和有限的工资预算之间的矛盾。
营销世界里,最大的矛盾是什么?
就是不断增长的业绩目标,和有限的营销预算之间的矛盾。
你也许花了很多钱,买电梯广告,买流量位置,雇人分发扫街的传单,但是你也只有这样一两秒的时间,去吸引消费者,去讲清楚你的产品是什么,有什么用,为什么要购买你的产品。
这实在是太难了!
难度堪比只给你几秒钟的时间,就要让一个陌生异性爱上你。
我们手中的营销资源,就是我们上战场打仗的弹药,如果弹药有限,敌人又强怎么办?
那就是只有一种办法:集中火力朝一点开火,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与其同时讲三个卖点,不如把一个卖点重复三遍。
而如何把一个卖点重复三遍呢?就是套用“洗脑模版”。
有的人可能很反感所谓的洗脑广告,觉得烂俗又脑残。觉得做营销要有逼格,比如像iphone的广告,总是大气上档次。
但是你要知道,你之所以觉得iphone的广告大气上档次,是因为iphone本身就是高知名度产品。因为它是iphone,我们才耐心去欣赏、去琢磨它的广告。
而我们大部分人做的产品,都属于低知名度的产品,套用iphone的广告范式几乎等同于浪费钱。
你如果回想一个低知名度产品的高逼格广告,你能回想起来吗?
我相信大多数人是想不起来的,因为低知名度产品不适合拍太高逼格的广告。
但是,“洗脑模版”这种形式非常适合低知名度的产品,而且特别适合中国市场。很多人讨厌“洗脑广告”,是因为他们忘不掉。
营销圈经常说,营销的第一枪就是“劈开脑海”,就是让消费者和用户,对你的产品和服务有一点印象,而“洗脑模版” 绝对是最好的“开颅神器”(听起来真有点吓人)。
“洗脑模版”标配版
怎么把一个文案、广告、活动做成“洗脑”的形式呢,其实非常简单,比“把大象装进冰箱”还简单,一共就两步:
1.提取一个主要卖点;
2.把它重复3遍以上。
上述两点里面,第二点尤其重要,所有的洗脑案例里面,都包含着大量的重复:
拼多多的广告歌曲
上派派抢红包的电梯广告
《北京欢迎你》的主题歌曲
山东蓝翔挖掘机的文案广告及后来衍生的各种段子
还有前段时间窜红的洗脑神曲《ppap》,及模仿它创作的“神舟买买车”的广告。
其中很多甚至不需要提炼卖点、功能、特色,就是单纯的品牌名的重复。
比如恒源祥著名的12生肖电视广告,就是不断的念“恒源祥,北京奥运会赞助商,鼠鼠鼠;恒源祥,北京奥运会赞助商,牛牛牛…”
所以不管是你的淘宝店转化率不够高,你的宣传单转化率不够高,你的广告投放效果不够好,你套用上述的洗脑模版再试一下,效率往往会有很大的增加。
至于增加50%,100%还是300%,这个我说不准,毕竟情况不同不好统一下结论。但哪怕消费者接受的效率提高50%,你的销量、收入、利润也会有一个爆发性的增长。
可能本来亏损的公司,一下就扭亏为盈了;本来盈利微薄的公司,一下就赚得盆满钵满了。
不管你是卖产品、卖服务,不管你是卖洗衣粉、避孕套、房子、车子还是培训产品,不管你是放到网上卖还是线下卖,提炼一个最大的卖点出来,在你的营销素材里面重复三遍以上,效果绝对秒杀80%的同行了。
“洗脑模版”高配版
很多朋友可能会担心“洗脑模式”会引起消费者抵触,或者拉低品牌逼格。
所以这里我们还准备了一个“洗脑模版”的高配版,套用以下几个范式,会一定程度上让你的洗脑文案、洗脑广告、洗脑活动显得不那么讨厌,显得轻松有趣,甚至还有点招人喜欢。
A、切换表达方式
同一句话连说几遍,正常的人听了都会烦。但是同一句话,切换不同的表达方式反复说,受众的排斥心理就会小很多。
比如《北京欢迎你》这首歌,整首歌都充斥着5个字——北京欢迎你,按道理讲应该是招人烦的,但是为啥大家还喜闻乐见呢?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首歌采用群星演唱的方式,几乎每一句歌词,都是由不同的演唱者来演唱。
从林俊杰唱到林依轮,从张靓颖唱到张梓琳,非常有新鲜感,不断的有新的明星出现的惊喜,所以洗脑歌曲的厌恶感就被淡化了。
下面介绍2中常见的切换表达方式的方法:
A1、换不同的表达者: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就是前段时间很火的“上派派、抢红包”的广告:不同的明星在玩手机的时候,先后讲出这样一句广告语:“上派派,抢红包。”
这个广告的群众口碑,虽然也不咋样,但确实要比脑白金当年那个千篇一律的“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的广告要好。因为换不同的人表达同一个意思,能制造一些新鲜感。
前几年《老男孩》的主题曲《小苹果》很火,其实背后也有推手。
其中的一个措施就是发行方找了一堆不同角色的人(老外、学生、小艺人等)来演绎《小苹果》这一洗脑神曲,形成风潮了,才慢慢有自发改编演绎,流行起来。
A2、ab句模式:
ab句是指,a句不变,b句变。比如《北京欢迎你》这首歌,就是ab句模式。
北京欢迎你(a句), 为你开天辟地(b句);
北京欢迎你(a句), 在太阳下分享呼吸(b句);
北京欢迎你(a句),像音乐感动你(b句);
北京欢迎你(a句),为你开天辟地 (b句)。
a句不变刷存在感,b句变化制造新鲜感,这种模式在营销中也是可行的。
B、利用“附着力法则”
“附着力法则”是由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他的传播学畅销书《引爆点》里面提出来的,书里面把这个东西说得很复杂,很多人都看不懂。
其实解释起来也就是一句话,要把一个枯燥无味的东西(比如广告信息)弄得有传播性,比较容易让人接受,就附着一些其他更有意思的东西上去。
比如主旋律的电影,大家应该都不太喜欢看,但如果找到一个大家喜爱的附着力——各种大明星来演,就会有不少人喜欢看。
像《建国大业》等系列主旋律题材电影就利用了这个法则。
比如营销学讲起来很枯燥,但是我用幽默的语言写出来,大家就相对爱看一些。
在营销中,比较常见又便宜的附着力素材包括:段子、歌曲改编、文艺作品、美女帅哥。
像14年有一阵,“挖掘机技术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的广告很火,被改编成无数的段子到处传播。
比如我们看到一个香艳的故事结尾的时候,男主角关了灯把女主角按到墙上,就问她一句:“挖掘机哪家强?”。
这种故事看起来就非常有意思,因为广告信息附着上了一个关键因子——段子。
还有的广告商把洗脑信息改编成经典歌曲。我到现在都好记得小时候的一个“紫山酱菜”的广告词。因为广告商把经典歌曲《欢乐颂》的歌词改成了“紫山酱菜”的广告词,朗朗上口——
紫山酱菜人见人爱,健康美味又开怀;菜心香脆瓜脆,还有萝卜更开胃…
本来令人生厌的洗脑信息,附着上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瞬间好感度就提升不少。
C、鬼畜风格
什么叫鬼畜风格?可能90后和00后比较熟悉,像我一样的80后老人以及更老的60后、70后相对陌生一些,就是一种节奏旁白高度重复的恶搞视频,但是很多年轻人都很喜欢。
比如网易模仿“江南皮革厂快要倒闭了”的信息,推出的鬼畜风格招聘广告。
优信二手车邀请王宝强拍摄的鬼畜广告。都是广告信息重复大量出现,带着浓浓的黑色幽默和戏谑色彩。虽然还是会有人不少人骂,但是消费者的厌恶程度相对会减弱一些。
如果产品和服务的受众里面年轻人比较多,可以在做洗脑营销的时候,套用“鬼畜”这个模式。
总结
营销方法千千万,有用即真理。
“洗脑模版”可以说是最适合中国市场、普适性最强、最易操作的一种“营销模版”。
用了之后肯定也会有人骂,但是话说回来,要赚钱,要做营销,要打广告,要做生意,就一定会有人骂,就像当明星当网红一样。
你做什么都会有人骂,关键是有的人被骂了,但是把钱赚了;有的人挨了骂还亏了钱。
祝福大家都能做出有效果的营销,都能赚到大钱。
作者 / 吴寒笛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